【香港產業「升呢」有計】協同教育與人才 促進創科實現突破

  吳宏偉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生院院長

  【編者按】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並提出香港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在積極建設「八大中心」及打造「三中心一高地」的路上,如何透過創科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開拓新產業增長點是重大課題。本欄目今日起邀來香港創科、經濟及新興產業等界別翹楚,從教育、科技、人才、政策規劃等方面分享真知灼見,啟發社會各界思考,共同助力香港產業轉型升級。

  2024年12月,《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發布,為國家的教育發展勾勒出清晰的藍圖,明確了教育強國、人才強國與科技強國三者相輔相成的關係。其中,教育強國是基礎:只有教育強大,才能為國家提供高質量人才,推動社會進步;人才強國是核心:只有人才輩出,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為科技強國提供智力支撐;科技強國是目標:《綱要》提出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而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強國培養的人才在科技領域發揮引領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同時科技的進步也會反哺教育,促進教育改革和創新。實現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目標,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支撐。這一戰略框架同樣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了深刻的啟示。香港若想在創科領域實現突破,必須從教育、人才與科技三個維度入手,協同推進,方能取得長遠發展。

  生源是教育的源頭活水,優質生源更是創科發展的希望所在。香港憑藉其國際化優勢和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在全球教育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抓生源:培育國際化創科人才的基石

  2023年全國兩會舉行期間,筆者撰寫了「建設香港國際教育中心」的提案,旨在推動香港打造涵蓋小學、中學、大學全過程國際化培養體系。這一建議部分已被特區政府採納。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推出一系列「搶人、留人、育人」以及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措施。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可以吸引國際優質生源,培育具有中國心和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香港應進一步拓展國際教育樞紐建設,將資源延伸至中學和小學階段,充分發揮國際化優勢,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優質生源,為創科發展築牢根基。

  促教育:創科文化建設的關鍵一環

  教育是創科發展的基石,而創科文化建設則是教育的核心內容。香港在推動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等傳統要素,更要強調創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因為要培養科技人才,就要讓學童從小激發出對科學的興趣、熏陶科學精神。當前,香港中小學大力推動STEM教育,大學積極增開創科課程並推出創科實習計劃,但科學普及的推廣仍有待拓展至學校以外的社群。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善用科學相關展館推廣全民科普教育」,筆者建議步子應邁大一點,在香港建設一所綜合性、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科技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筆者提交了一份《關於建設香港中國綜合性科技館的提案》,建議參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位於北京的中國科技館合作,整合粵港澳大灣區科學館資源優勢,依託香港,輻射灣區,建設一所綜合性科學館。一方面將科技館功能融入創科生態體系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有機結合科學教育的社會服務屬性與促進產業發展的經濟屬性;另一方面用好香港視窗拓展國際網絡,擴大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向世界觀眾講好中國科技故事。

  引人才:大灣區融合與國際合作的雙引擎

  發展經濟與產業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香港在經濟產業發展方面需要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度融合,攜手聚焦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等前沿領域,打造全球競爭力產業集群。通過提供豐富就業機會、優厚創業環境和廣闊職業發展空間,為青年科研人才創造良好條件。其中,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關鍵戰略,正確定位與合力發揮優勢至關重要。廣東擁有製造業的產業基礎和優勢,而香港則在基礎科研、國際人才、金融法律等現代服務業方面具有優勢,兩者結合將加速科研成果落地。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需要從物理上的互聯互通,更多地轉向制度層面上的互聯互通,真正實現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

  此外,香港還應當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發揮香港優勢,深化與內地合作,加快形成合力。當前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科研國際合作,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卻有待進一步發揮。一方面,內地與港澳科研機構在人才流動、設備共用、資料互通等方面尚未實現深度協同,現行政策存在明顯制度落差。另一方面,對標國際頂尖科研協作範式,我國在創新要素集聚平台建設須更趨成熟,並建立長效穩定的高端對話平台。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筆者提交了一份《關於打造中國版「戈登會議」、推進科研國際合作的提案》,建議圍繞以香港為會議地址,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大科學前沿,創辦中國版「戈登會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學術會議體系;同時設立港澳國際學者研究專項基金,擴大「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資助範圍,支持在港澳開展基礎科研工作外籍優秀科研人員的研究項目。希望以上舉措可以一方面幫助香港吸引國際人才,另一方面推進國家科研國際合作,實現雙贏。

  香港的創科發展離不開教育、人才與科技的協同共進。通過抓生源、促教育、引人才,香港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大灣區各城市攜手共進,為國家的科技強國戰略貢獻力量,同時也為自身發展開闢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