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來了也要接得住

  劉予涵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政策分析師

  美國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上星期五展開香港行,颳起一股旋風。他快閃各區,引得粉絲瘋狂追隨。在港期間其YouTube粉絲數突破3,800萬人,他聞訊亦喜不自勝,原地表演後空翻慶祝。

  作為抽象派播主,甲亢哥誇張直接的行事風格和真情炸裂的情緒表達讓全球年輕人癡迷。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平常的播主,本次中國行單單YouTube直播觀看量已達5,500萬次,如果算上短視頻片段,總傳播量早已上億,這還未計各種「二創」與其他平台流量。可以說他就是當今互聯網現象級的存在。

  可以想像,當全世界年輕人看着甲亢哥「整活兒」,香港能迎來多大的曝光度。這種級數的傳播量甚至超過舉辦一場盛事,如果再考慮性價比那更是事半功倍。

  而且從數據看,香港依然在全球觀眾心中有重要地位。香港站的直播播放量超過1,000萬,為整個中國行最高,但從評論反饋看,這次流量來了,但香港並沒有接住。

  首先,負責運營的MCN公司安排略顯業餘,缺乏對市場興趣點的了解和對此類活動的策劃能力。例如香港多元的美食文化,這次幾乎沒有展示清楚。除去早餐直奔KFC可能有贊助商元素外,直播中涉及的其他種類沒有任何講解。比如蛇羹的製作過程如何,食用價值與口感怎樣;牛雜到底每塊是什麼部位,這些都是很有傳播效果的內容,但過程中只是輕輕帶過,空留觀眾一頭霧水。

  再如「打小人」、求籤等民間信仰活動,現場人員也完全沒有講出其背後的文化元素,讓觀眾只見「打小人」和「上香」,不知具體在幹什麼。

  另外,政府對此類活動是否給了足夠支持也要打問號。據媒體報道,旅發局事前曾與甲亢哥團隊接觸,提出可提供協助,而最終局方因未收到任何協助要求而沒有參與。筆者當然不是說政府應主導活動,但完全可以在MCN公司有需求時協調作出特別安排。例如在海洋公園,完全可以帶Speed體驗熊貓餵養、清潔等活動,在不影響熊貓生活的情況下盡可能近距離、有趣味的互動,向世界傳遞一種鬆弛、可愛的香港形象。

  以甲亢哥團隊的行程推測,香港站很可能是他們為滿足中國新頒布的240小時過境免簽要求而設置的離境點。這本身就是香港的獨特優勢,利用好就可以吃下中國深度遊市場外溢的生意。但將價值真正轉化為生意並非那麼容易,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與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