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解鎖「無廢」新格局
在中國,鄉村可以是江南的青山隱隱水迢迢,可以是北方的燕子呢喃、杏花入夢,還可以是雄安新區「無廢城市」建設中「無廢鄉村」的模樣。雄安新區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已滿八年。
「所有小院用的都是地熱水,因毗鄰白洋淀,每逢節假日民宿爆滿。」走進雄安新區雄縣黃灣村,黃灣村村支部副書記胡江波指着40多棟詩意小院稱,除了入戶門牆上本身的「望山雲樹」等院名,它們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無廢民宿」。
「雄縣是『中國溫泉之鄉』,地熱田覆蓋面積佔縣域總面積的47.3%,並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達到國家醫療熱礦水標準。」胡江波說,雄安新區設立後村民陸續住進樓房,該村把閒置小院統一改造成中式民宿,統一用上地熱水,不但節能,還可循環利用。
「雄安是中國首批『無廢城市』試點,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在大規模開發建設過程中,從規劃初期即融入『無廢城市』理念的試點城市。」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土壤固廢輻射管理組組長孟建偉稱,雄安致力於在多場景構建「無廢細胞」集群,黃灣村是此集群中「無廢鄉村」的探索和示範。
「『無廢城市』不是沒有廢物產生的城市,而是一個能够有效管理和循環利用廢物的城市,就像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可自我調節。」孟建偉稱,截至2024年底,雄安新區已開展建設包括「無廢社區」「無廢學校」等各類「無廢細胞」633個,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無廢城市」建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