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國農產品入口將加速轉向巴西等國

香港文匯報訊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的最新關稅,將加速北京轉向巴西等農產品商家作為替代貨源。其實,早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執政的貿易戰期間,北京已啟動相關轉移。
特朗普於美東時間4月2日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對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4月4日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在3月初對美國約210億美元農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的基礎上,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34%關稅。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4月3日下跌3.43%,報每蒲式耳9.7725美元。
一家國際貿易公司駐新加坡的貿易商說:「(上述反制措施)徹底封殺所有美國農產品進口。我們不確定任何進口能否承受34%的關稅。」該公司向中國出口穀物和油籽。
美農業損失巨大
一家歐洲穀物貿易商也說,歐盟也可能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
上述貿易商說:「目前的重大關切是,如果美國新一批大豆收成前還未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這場貿易戰會讓美國農產品市場陷入熊市,而其他地區的農產品市場進入牛市。」
中國對美農產品加徵的關稅,加速了對美國大豆輸入的轉移,將需求轉向巴西。巴西的農產品豐收,將讓當地對華第二季出貨量激增達創紀錄水平。
荷蘭合作銀行農業市場研究主管梅拉說:「巴西將是至今的主要受益者,成為可取代美國向中國輸出大豆的最大供應商。」阿根廷和巴拉圭等也從中獲益。澳大利亞和阿根廷則可向中國出口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