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好轉/宅地拍賣升溫 京滬杭蓉頻現地王

今年以來,內地一線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土拍市場情緒持續升溫,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地頻現「地王」。市場數據顯示,首季內地百強房企拿地總額同比增長30.6%至2895.8億元(人民幣,下同)。分析稱,今年各地成交的「地王」及高溢價地塊,大多數位於優質地段,加之市場情緒回暖,房企有較高的土地儲備意願。瑞銀分析師強調,內地樓市已現企穩的早期跡象,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樓市或率先回穩,全國房價最快有望明年初重振。/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一季度內地300城宅地出讓金同比增逾20%;其中,杭州、上海的宅地平均溢價率分別達43.3%和29%,成都的宅地平均溢價率亦超20%。
杭州西湖區地塊競價102輪
2月下旬,上海靜安寺社區宅地以每平米16.11萬元成交樓板價,刷新全國宅地單價紀錄。熱點二線城市多地也錄高溢價成交。1月24日杭州拱墅區湖墅單元地塊,以每平米約6.5萬元成交樓板價,錄得該市「單價地王」,溢價率71.25%。3月28日,杭州西湖區蔣村文新單元一地塊,經過102輪競價,以每平米8.8萬元成交樓板價,續創該市「單價地王」,溢價率115.39%。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上海出讓的靜安區宅地有9位競投人參與,是年內上海土拍市場參與競投人最多的地塊。而地塊最終被大華集團旗下公司以每平米約9.27萬元成交樓板價競得,溢價率32.31%。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輪土拍熱潮將產生多重連鎖效應。盧文曦指出,大華集團是上海民企,市場的回暖也強化了民企拿地的決心。由於房價錨定的是土地價格,土拍市場熱度最終會傳導至新房和二手房市場,並進一步鞏固樓市「止跌回穩」的趨勢。
帶動地塊周邊二手房成交
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及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林鎮鴻也認為,內地土地市場溢價的上漲,或對地塊周邊業主的價格預期帶來正面影響,進而利好二手房掛牌量。他強調,內地樓市已出現企穩的早期跡象。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稱,房企對核心城市新房市場銷售回穩持看好態度,補倉意願也較高,年初積極購地可在當年進入銷售期,有利於資金回籠、提升周轉率。與此同時,今年各地均加大優質地塊供應力度,不少地塊位於城市核心區,有成熟配套。
展望未來,市場分化或將持續深化。林鎮鴻相信,隨着去年年中限價措施的放鬆,今年房企更有動力提高項目質量,增加新項目與周邊二手房的差異度,全國房價有望於明年初迎來企穩。他並提醒,鑒於目前僅一線和二線城市樓市出現企穩,預計開發商或面臨兩極分化,從投資角度看,「我們更看好地方房企,他們有更低的土地儲備成本,土地結構調整也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