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清明憑弔抗日航空英烈 中國籍英烈名錄更新為1470人 長眠美國80年 英魂終歸故土

●4月3日上午, 南京各界人士清明憑弔抗日航空英烈活動,在紫金山北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  攝
●4月3日上午, 南京各界人士清明憑弔抗日航空英烈活動,在紫金山北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 攝

●憑弔儀式上,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們朗誦了原創詩歌《跨越山海 只為和平》。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  攝
●憑弔儀式上,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們朗誦了原創詩歌《跨越山海 只為和平》。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 攝

●美國德克薩斯州一處軍人公墓內曹旭桂墓碑 TSAO YU KWEI。香港文匯報南京傳真
●美國德克薩斯州一處軍人公墓內曹旭桂墓碑 TSAO YU KWEI。香港文匯報南京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從廣西來南京參加此次憑弔抗日航空英烈活動,我見證了我的叔公——曹旭桂的英魂回歸故土。八十年光陰流轉,三代人血脈相承的思念,終於在這一刻得以圓滿。」4月3日上午,長眠於美國80年的航空英烈曹旭桂的侄孫曹植勤,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清明憑弔儀式上動情表示。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3日公布第二批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補刻名單。據南京中山陵園管理局副局長廖錦漢現場公布,在近一年中,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完成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第二批次勘誤與補刻工作,其中新增補刻英烈2人,勘誤或補充相關信息12人,現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上所鐫刻的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實際人數為1,470人。

  新增補刻姓名2人 其中一人21歲

  當天,南京各界人士100餘人,參加清明憑弔英烈儀式,集體緬懷為民族獨立英勇獻身的抗日航空英烈。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始建於1932年,是由當時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為紀念所屬在北伐以及淞滬抗戰中陣亡的空軍飛行員而興建。1995年8月,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邊落成,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成為世界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2014年9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該館真實記錄了抗日戰爭期間,中、蘇、美等國空軍在中國大地上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歷史。紀念廣場上,30塊英烈碑178座墓碑鐫刻着4,299名中外抗日航空烈士的英名。

  據廖錦漢介紹,自2024年清明節期間,該館首次向海內外完整公布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1,468人),引發社會強烈反響。一年來,該館已與120多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親屬取得聯繫,其中約110位為首次聯繫,包括廣大英烈親屬在內,社會各界主動提供大量史料,填補了過往英烈信息與檔案的空白。在嚴密查證核實的基礎上,該館於去年5月開展了首批英烈信息勘誤工作,其中18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得以更正或補充。在此基礎上,該館繼續組織專門力量,進一步整理與查證社會反饋信息。截至目前,已順利完成了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第二批次勘誤與補刻工作,其中新增補刻姓名2人,勘誤或補充相關信息12人。目前累計已完成32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姓名的增補或信息的勘誤補刻工作。

  此次新增補刻姓名的兩位英烈中,其中一位姓名為曹旭桂,廣西永淳人,軍銜准尉,1923年生,1943年考入成都空軍機械學校,1944年6月赴美受訓,同年11月24日在訓練期間殉職,長眠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一處軍人公墓。

  「我的叔公曹旭桂,1943年被派遣至美國科羅拉多州學習航空技術,殉職時年僅21歲。叔公出國之後,便與家人中斷了聯繫。從此他的名字成了家族記憶裏一道未癒的傷口,找尋他的消息成了三代人心中的執念。」曹植勤說,「戰火紛飛的年代,我的曾祖母帶着家人四處避禍,但無論到哪裏都向人四處打聽叔公的消息。可隨着戰火蔓延,音訊徹底中斷。曾祖母臨終前攥着爺爺的手說:『別忘了你的親弟弟,要找到他……』」

  烈士後人:和平是需每一代人捍衛的珍寶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令尋親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曹植勤一家心願達成。2018年,通過媒體報道信息,曹植勤家人確認了曹旭桂安葬在美國。「當看到視頻中用威妥瑪拼音拼寫的『曹旭桂』墓碑時,我們全家人淚流滿面——叔公終於找到了!原來他一直沉睡在異國,等待着祖國和親人的召喚。」曹植勤感慨道,80年前,無數像叔公這樣的年輕人,用生命粉碎了法西斯的野心;80年後,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懂得,和平不是歷史的必然,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用智慧與勇氣去捍衛的珍寶。

  「2024年英烈名錄公布後,我們接到英烈曹旭桂親屬的補刻申請,經過多方資料核實和論證後,均符合補刻條件。」抗館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補刻,完成了英烈親屬長期以來的心願,讓英魂回歸故土。

  「紀念館接收了由我們提供的關於曹旭桂英烈的各類證實材料,並於今天將其姓名莊嚴銘刻在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上。紀念館不僅守護着我叔公的姓名,更守護着四千餘名中外航空英烈的集體記憶。」曹植勤言辭誠懇。

  「無論經過多少年,我們都會記得有這樣一群戰士。他們飛躍烏拉爾山,來到最東方的戰場。他們橫跨萬里波濤,來到太平洋的彼岸。他們懷揣着最崇高的理想,肩負起最光榮的使命。……為了全世界人民的守望。跨越山海,只為和平。」憑弔儀式上,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們朗誦了原創詩歌《跨越山海 只為和平》。

  另據了解,截至目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已收到海內外捐贈文物史料120餘件,並為300多名抗日航空英烈建立完整檔案。後續,該館還將分批開展蘇聯籍、美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與補刻工作,並陸續發布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最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