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榮光 水彩畫重現香港舊城貌

●水彩畫家游榮光對香港有一份深厚的感情。
●水彩畫家游榮光對香港有一份深厚的感情。

●「故鄉‧故事」游榮光水彩作品展現場。
●「故鄉‧故事」游榮光水彩作品展現場。

●《歷史見證》,76×56cm,1997
●《歷史見證》,76×56cm,1997

●《六十年代旺角》,38×48cm,2016
●《六十年代旺角》,38×48cm,2016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很多人在匆忙中都忘記了欣賞沿途的美好風景。水彩畫家游榮光早年移居加拿大,但對故鄉香港總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他近日受香港藝土民間之邀,由即日起至4月20日,於觀塘海濱發現號02藝廊舉辦「故鄉·故事」水彩作品展。是次展出的30幅精選畫作跨越近30年,透過獨特的視角、溫柔的水彩與流動的質感,細膩描繪香港古今交錯的標誌性建築、街頭巷尾日常和濃濃人情味。

  展覽以「故鄉·故事」為主題,透過「歷史見證」「街頭風情」「自然與人文」「情感與記憶」四大面向,帶領觀眾回顧香港的歷史與情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銀大廈、六十年代的旺角街頭、七十年代的維港風光,到今日灣仔璀璨夜色;從中環中西薈萃的繁盛,到鯉魚門和大澳漁村的寧謐,交織透視這座城市不為人留意的小故事。首次於發現號辦展的他願藉作品分享自己對故鄉的眷戀,也希望行經此處的市民可隨意入內參觀,因畫作和故事喚起美好回憶,引發情感共鳴。

  游榮光擅長以過人洞察力和細膩筆觸分享城市中一些被忽略的日常,為作品賦予靈魂。如《歷史見證》記錄1997年香港回歸時,鐘樓上空煙花綻放的歡慶時刻;《北角風情》則描繪了疫情期間春秧街熙來攘往的人們和小販迴避電車的經典一幕;《獅子山下》取景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鑽石山木屋區,展示香港人不畏困難、努力奮鬥的精神……

  身在加國 情繫香江

  游榮光自言小學時代已沉醉於課堂上偷畫漫畫的時光,美術科畫作經常受到老師的讚賞並「貼堂」,他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幅寫生水彩畫,是1974年隨美術老師到長洲寫生所作。他自1977年踏上水彩創作藝術之路,「那時我讀完設計後,白天做設計,晚上在學校教畫,放工後再從11點畫到凌晨3點。」他由此建議熱愛繪畫的年輕人全情投入創作,把握每一次參展的機會,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堅持畫,向着目標一步步邁進。」

  「加拿大四季分明,我在那邊的創作多以大自然風景為主,正在創作以白樺樹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即使移居加拿大發展多年,他每次回港均對故鄉別有一番體會。「香港是我出生成長、受教育的地方,這裏有很多親人和朋友,很多熟識的地方、事物,最重要的是那份人情味和親切感,在外國是找不到的。」多年來,他曾參加逾百次國際藝術聯展,亦曾於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逾40次個展。他透露,正在考慮於加拿大舉辦以香港為主題的畫展,向更多海外觀眾講述香港故事。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