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十招修例草案最快月底交立會

●禁煙範圍擬擴大,最快明年次季禁公開吸電子煙。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禁煙範圍擬擴大,最快明年次季禁公開吸電子煙。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控煙十招最快本月底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有消息指出,特區政府去年提出的十項短期控煙措施擬分階段推出,最快明年第二季禁止在公眾場地管有電子煙及煙彈,另外最快明年分階段禁止加味煙,首先禁售薄荷味以外的加味煙,之後再禁薄荷煙,但暫未有時間表。立法會議員普遍支持控煙,但關注措施是否切實有效,會否影響旅客觀感等。

  首階段公共場所禁食電子煙

  根據草案建議,第一階段將先禁止在公共場所持有電子煙彈及進行公開吸食,下一階段則考慮涵蓋所有場所。同時政府將進一步加強打擊私煙,推行完稅標籤制度,並提高罰則。未完稅煙的買賣最高罰款將由100萬元及監禁兩年,增加至200萬元及監禁七年。旅客若攜帶超量免稅煙草,罰款也將加重,每支煙的罰款從2,000元增加至5,000元,另須支付應繳稅款五倍罰款。

  為保障市民免受二手煙害,政府擬禁止排隊時吸煙,據悉適用於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高人流處所如醫院、文娛中心、體育館、公眾遊樂場等;同時政府擬擴大禁煙區至院舍、醫院等指定出入口3米範圍內。

  消息人士稱,預料兩措施明年初生效,違反後者定額罰款由1,500元增至3,000元,排隊吸煙罰款相同。禁止加味煙方面,政府會先禁非薄荷煙,例如果味煙,目標於2026年或2027年推行;第二階段考慮禁薄荷煙,未有時間表。

  議員指難證加煙稅降吸煙率

  立法會議員梁熙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原則上支持控煙措施,但希望政府考慮措施與控煙效果的實際關聯性,以提高煙稅為例,「前年起我們提高煙稅,吸煙率由2021年的9.5%降至9.1%,降0.4個百分點。但時間往前再推,2019年吸煙率是10.2%,2019至2021中間是沒有加稅,吸煙率仍下降0.7個百分點,很難切實印證措施有效。」梁熙亦憂慮,禁止加味煙會令更多市民轉為吸食對身體更有潛在風險的私煙。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關注有關政策會否影響本港營商環境及旅客觀感,特別是加味煙方面,若旅客來港時未能吸食加味煙,或令人感到香港這座城市較壓抑,希望政府作出有關規管時,考慮旅客觀感,同時維持本港健康城市的形象。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歡迎擴大禁煙範圍,建議政府清晰界定排隊時禁煙的具體範圍,例如是按巴士站劃界或涵蓋至隊尾位置等,需要清楚表明,以免爭拗,他建議加入處理邊行邊吸煙的「火車頭」。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認為政府應盡快禁止管有電子煙和禁加味煙,強調電子煙可作為吸毒工具,且隱蔽度高,本港早前已禁止電子煙煙彈入口,禁止管有的過渡期可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