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學者保持較高科研產出

  針對海歸科學家在歸國前後的科研成果比較,北京理工大學學者劉進等曾發表《海歸科學家的學術表現》論文,通過大數據分析2000年至 2023年間12.7萬名華人科學家從美國回流至內地的規律及其學術表現,結果表明,近年來回流科學家論文的發表數量和質量均有所提升。

  論文數量期刊質量雙提升

  這項研究顯示,回流科學家的學術生產力與影響力在回國後整體呈增長態勢,尤其在論文數量和期刊質量上表現持續提升,充分反映了其高水平的學術競爭力。數據顯示,回流科學家離開美國前後三年的論文發表數量均呈明顯增長趨勢。離開前的增長趨勢可能反映出國際環境中科研壓力與資源支持的推動作用,而回流後表現的提升則反映了國內科研環境對學術生產力的支撐。隨着中國科研環境的優化及資源的增加,回流科學家在回國後保持了較高的科研產出。

  近年,回流科學家在數學、物理、生物醫藥等領域科研產出表現突出。以生物醫藥領域為例,歸國科學家已是中國創新藥產業的主力軍。統計發現,2021年85%以上國產1類新藥的研發企業或研發團隊是由海外歸國科學家創辦或領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