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特區/張量童:發揮港深優勢 推動數字金融合作

  圖:特首政策組研究策略專家組成員張量童建議,在深港深度合作發展區內可發展多種數字金融項目。\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圖:特首政策組研究策略專家組成員張量童建議,在深港深度合作發展區內可發展多種數字金融項目。\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習近平主席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特首政策組研究策略專家組成員張量童在研討會上表示,香港未來發展的布局,必須從國家與香港的長遠及根本利益出發,在探索新路徑、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同時,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港市民。他建議,推進建設深港深度合作發展區,基於充分發揮深港兩地制度優勢、信息優勢、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的情況下,打造內外循環連接地、雙向開放試驗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

  精簡通關手續 便利人才資金流通

  張量童認為,可以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制度開放」的基礎上,實踐「一河兩岸、一園兩區」設想,創造一個橫跨港深的「跨境特區」。他介紹說,在「跨境特區」內,內地居民、香港居民和外國公民都進區不出境。由於無需進入深港兩地的行政管轄區,從而可以精簡各項通關手續,便利如人才、資金、數據、政策等生產要素的過河流通,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為跨境多維度深度合作提供生長土壤和強大的政策保障。

  「以先『深度合作』,再『深度融合』的發展步伐,在『跨境特區』發展科教基地、科創高地、數字科技、數字金融產業集群。」張量童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健全的監管環境及豐富的營商機遇和資金支持,應在多維度深化「一國兩制」融合發展措施,加速北部都會區承接國際。他建議,在深港深度合作發展區內可發展包括數字金融交易所、數字資產交易所、數字人民幣結算中心、數字經濟研究所等數字金融項目,推動數字金融產業發展和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合作,為香港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