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牆鬆綁/規劃與時並進 擬允村屋經營食肆民宿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北都收地正有序推進,規劃需與時並進,發展局正研究在鄉村發展地帶內拆牆鬆綁,容許現有村屋經營飲食和民宿等商業活動;若沙盒試驗發現低空經濟發展需要相應配套,可將相關元素加入北都規劃。

  北都未來10年可望提供1700公頃熟地,其中570公頃在未來5年供應,包括200公頃經濟產業用地。甯漢豪表示,在剛過去的2024/25年度,政府已收回約313公頃土地,2024/25至2028/29年度,將合共收回約1000公頃私人土地,總量是過去五年收回的140公頃的約七倍。

  甯漢豪說,北都是橫跨多年的發展,發展規劃要與時並進,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新界北新市鎮近口岸,我們現時認為要有物流用地,亦應該有一些食品加工設施,但未來幾年經濟環境會不會有新變化?我們的土地用途是否要調整?我們一定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

  有需要可加入低空經濟元素

  她舉例,政府在洪水橋新發展區預留了幾十公頃用地作物流發展,但幾年過去,社會有聲音認為,物流業有不少變化,亦要多元化發展,相關規劃大綱圖或需檢視,而運輸及物流局正進行相關研究,料年內有結果。

  政府早前公布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首批試點項目名單,被問到低空經濟在北都的發展,甯漢豪稱,沙盒計劃是透過不同試點,了解本港發展低空經濟所需配套、合適場景。市區發展密集,而北都有較多休憩用地,方便無人機升降,可供應用場景更廣闊。若沙盒試驗發現需要相應配套,例如需在大廈屋頂或地面預留空間,相關元素可加入北都規劃。

  甯漢豪說,為推動北都城鄉共融發展,政府正探討在鄉村發展地帶內拆牆鬆綁,容許現有村屋經營飲食和民宿等商業活動;或是設置制度,方便鄉村居民與政府或企業合作,將某一個鄉村的歷史和風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