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港澳辦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網站續轉載《大公報》文章 港政界:港企須展現對國家責任擔當

香港文匯報訊 國務院港澳辦、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網站昨日再次轉載《大公報》文章。文章說,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資產持續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本港多名立法會議員指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的審查,是維護市場公平的必要舉措。香港企業作為祖國面向世界的重要參與者、持份者,在涉及國家利益及地緣政治的問題上,必須站穩國家民族的立場,展現港人港商的愛國情操,展現對國家的責任感和擔當。
國家出手體現維護「一國兩制」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的審查,保障的是全球航運正常運作,以及所有經過巴拿馬運河船隻的公共權益,與美國用霸權行徑將他國企業收為己有有着本質不同。「今次國家出手,恰恰是維護『一國兩制』的體現。」
陳勇強調,作為扎根香港的企業,重大決策要考慮到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國家作為靠山,企業在世界各地拓展業務才能不怕欺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毫無疑問屬於重大交易,對不同持份者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商業利益與國家利益並不衝突,國家為企業的營運提供了穩定有序的環境,讓企業得以順利開展各項商業活動。企業在商業買賣中考慮國家利益其實有利企業謀求更長遠發展,這亦是企業需要擔當的基本社會責任。
籲企業勿在美霸權脅迫下亂陣腳
全國政協委員、交銀國際控股董事譚岳衡指出,個別企業作為香港經濟體系一員,不考慮國家戰略、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只從自身商業角度出發出售戰略資產,恐將對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損害。
他呼籲有關企業勿在美方霸權脅迫下亂了陣腳,應積極尋求妥善補救方法,為事件帶來轉機,守住國家利益底線。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表示,任何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都有法理和道義的責任捍衛本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否則,不但很難獲得各國政府的信賴,從歷史的經驗上說,也難以獲投資者和金融市場信納,遑論行穩致遠。「就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上看,我支持長和中止這宗買賣,並積極探討與包括中資在內深入合作的可行性,以捍衛本身的合法合理、尤其應該加以捍衛的國家利益。」
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認為,這次長和「賣或不賣」,正反映香港企業不能單純以「在商言商」或「股東利益」解釋交易行為,須知道香港回歸祖國將達28年,彼此是命運共同體,而且正共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共同抵禦美國的種種圍堵與打壓。現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介入,期望長和能作出切合時代需要的決定。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指出,作為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總局有責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防止大型企業可能的壟斷行為損害公共利益。對於長和來說,這是一個回頭是岸,及時糾正的機會。作為一家有着悠久歷史的香港企業,長和應更加注重社會責任,主動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的合法監管。希望長和重塑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公眾的信任。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認為,此次交易涉及港口資產眾多,屬於國際「關鍵基礎設施」,貝萊德財團透過此項交易將佔據全球10%的集裝箱碼頭吞吐能力,加上又有巴拿馬運河的港口資產,將直接對中國的海運貿易產生威脅,資產方很有機會透過歧視性定價手段危害中國運輸企業的利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審查,是必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