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明道】中國用「量子擀面杖」擀出二維金屬奇跡

洪明基 全國政協委員
何其有幸,我們得以見證人類歷史的這一偉大時刻!中國人竟在三維世界中成功締造出了二維金屬,標誌着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國實現了對全球範圍內的「降維打擊」。
為何稱之為二維金屬?皆因其薄至近乎無厚度可言。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研發出原子級製造的范德華擠壓技術,憑借量子級的「擀面杖」,將金屬擀製成了全球首張單原子「煎餅」。一個原子究竟有多薄?僅為0.5納米,這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但凡學過物理的人都清楚,金屬原子天生就有着「抱團」的特性,想要將其鋪展成單個原子,其難度簡直堪比登天。再說得形象點,若將一塊3米見方的金屬塊壓製成一張原子薄餅,其面積足以鋪滿整個北京城。
這次中國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埃米厚度極限二維金屬的實現》為題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國際審稿人一致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工作開創了二維金屬這一重要研究領域。然而,中國所取得的成就遠不止於此,我們不僅僅讓原子在瞬間攤開,更是讓它們形成了穩定的金屬片,並且實現了量產。這究竟意味着什麼呢?這意味着中國憑借這張「薄餅」,能夠繞開光刻機的限制,直接「搓」出原子級電路。未來,手機有望薄如銀行卡,而6G芯片用它來製造,簡直是恰到好處!台積電、三星等巨頭恐怕都要集體顫抖了,中國這是要「掀桌子」呀!
更震撼的是,單原子層金屬的電阻近乎為零,其導電性能堪稱炸裂,信號能夠實現光速傳輸且零損耗。下一代量子計算機的材料,全靠它來支撐。還有,如果用它製成探測器,靈敏度簡直逆天,將來,若將這種二維金屬膜鋪設在車頂上,一邊曬太陽一邊跑車,汽油將成為歷史,所謂「石油霸權」也將隨之崩塌。
請務必記住2025年3月13日這一天,它是人類材料科學的分水嶺,標誌着人類材料正式進入二維時代。未來已來,這一次,中國傲然站在了最前排。(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