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跌幅兩年最大 美股被關稅戰震散

  投資者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所謂對等關稅「解放日」(4月2日)引爆另一個加徵關稅炸彈,導致美國經濟陷入滯脹時期,華爾街各大指數在周一(3月31日)首季最尾交易日漲跌互見,但整季卻錄得自2022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其中納斯達克指數全季急挫10.4%,而標準普爾500指數亦下跌4.6%,觸發資金持續撤離美國。

  金融專家認為特朗普不停向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勢必減緩經濟成長並同時推高物價,令到消費者和企業對美國經濟前景轉趨悲觀。

  特朗普自1月20日就職以來不斷轉變貿易政策加深華爾街的不安情緒,領導美股近年屢創新高的科技股逐漸失去動力,對經濟數據極敏感的消費股亦無以為繼,機構投資者和普羅散戶已把注碼轉投歐洲及其他地區。

  投資者轉向歐洲亞洲

  華爾街周一的走勢,凸顯近幾周市場反覆波動的縮影。受隔夜全球股市拋售影響,美國股市周一大幅低開,午市後反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報42,001.76點,上升417.86點;納指收報17,299.28點,下跌23.70點;標普500指數上升30.91點,收報5,611.85點。不過,標普指數3月下跌5.8%,是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分析師指出,標普指數較2月中的高點跌8.7%, 削弱了華爾街和普羅投資者對繼續持有的信心。

  資金經理普遍看淡美股前景,尤其是無意冒險跟隨特朗普政府坐過山車,並預示歐洲主導的時代來臨。儘管相對於企業獲利而言,歐洲股市長期以來一直不及美國股市,但美國金融市場在特朗普重掌白宮後存着太多不確定性。金融顧問認為,投資者不如把重點轉向歐洲和亞洲,總好過受制於特朗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