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中年/無處不旅遊\輕 羽
人們愛旅遊,不外是希望舒展身心,增廣見聞。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大部分人平時為口奔馳。若要忙裏偷閒,遠離自己的工作地點或生活處所,到遠方吸收一些新鮮空氣,回到崗位便可更有朝氣。由是,現代旅遊已經是一個重要產業,當中包含不同的旅遊元素,好讓人有更多選擇。
好些人會說:「年輕時代有時間沒錢,只能窮旅遊;年長時代有錢但沒時間,故此便要花費買旅遊。」我年輕時既沒錢亦沒時間,差不多三十歲才首次前往日本自助旅遊。首次「自遊行」卻遇上航班延誤,到埗後慌忙尋找平價酒店,情況十分狼狽。然而,難忘的經驗亦令我開始感受自助旅遊的樂趣,其後倘若經濟情況許可,我會乘飛機去東南亞或歐美;短途旅遊則去深圳及廣東省其他地方。三十年前,我便從羅湖過關,乘坐麵包車前往小梅沙海灘,又或是錦繡中華主題公園的「微縮景區」和「民俗文化村」。雖然交通不便,途程遙遠,但當時的深圳仍然是開發中的地區,旅遊點清幽雅靜,而且消費低廉,是短程旅遊的好去處。
事實上,旅遊可有不同方式,正是各適其適,豐儉由人。
香港以往是購物天堂,近年推廣「無處不旅遊」,實乃配合時代和潮流的轉變。現代社會物質豐盛,而且資訊和網絡發達,透過高速物流轉運,購物已經是輕而易舉之事。外國旅客或內地同胞到來香港,大概都是想親身觀賞香港風貌,以及體驗香港的文化特色。大街小巷,離島郊外,都可以成為旅客的好去處。就我個人的興趣而言,每次前往不同的表演場地,我都會被文化氣息所吸引。石硤尾的創意藝術中心,平台展示了該地點原是工廠大廈裏的一些舊機器;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大堂亦設有展板,介紹該中心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落成以來的歷史。總之,只要細心發掘,任何地點都能增添旅遊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