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三個「片區開發」試點 收22份意向書

【大公報訊】發展局去年底就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及新田科技城的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昨日(3月31日)截止,共收到22份意向書。據悉,恒地(00012)、新地(00016)、新世界(00017)、信置(00083)及會德豐地產等均有入標。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是次提交意向書的企業/機構,包括本地和內地的發展商、承建商、綜合企業和電商物流公司等,隨即整理及分析蒐集到的意見,以決定「片區開發」試點的範圍、發展參數、工程要求和財務安排等,從而敲定日後招標的細節和條款。
發言人續說,由於有關意見涉及來自個別企業的商業敏感資料,不宜公開,但日後招標的條款會適當地反映有關意見。
下半年起陸續招標
「片區開發」是北部都會區創新及多元的發展模式之一。在「片區開發」下,特區政府會揀選具規模的地塊,包括具商業價值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以期更好使用私人市場力量,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並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發展局將全力推展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項目,計劃在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陸續為三個試點進行招標。
仲量聯行表示,北都是香港未來重點發展地區,亦可能成為未來增長動力的火車頭。但目前商住樓市前景仍未明朗,住宅新供應龐大,建築成本及利息高企,預料發展商競投取態審慎態度。
仲量聯行認為,北都開發採取新模式,應由產業帶動,吸引產業落戶。同時應思考有經濟活動後,再配合基建,給予發展商更多信心,地價亦會向好。
高力認為,片區開發規模龐大,項目周期長,發展難度在於綜合規劃各類型設施,包括住宅、人才公寓、創新產業用地及道路基建等,故企業對各階段資金回籠及融資需求有更多風險考量。高力建議當局及早落實「公私營房屋比例」的靈活安排,以及土地投資可分期繳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