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助市民了解工作 提供更貼地服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蔡學怡)今屆區議員任內首份成績單昨日出爐,香港文匯報昨日訪問多位區議員,無論是資深議員還是新丁議員均認為,履職監察制度對市民和議員都有好處,他們希望更多市民了解議員工作,未來自己也能更廣泛接觸市民,提供貼地服務,聆聽心聲,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觀塘區區議員柯創盛參與區議會工作已20多年。他表示,從大家的年度履職工作報告可以看出來,完善地區治理後選出一班愛國愛港的區議員對民生福祉很有承擔。政府從今屆區議會起制定新的履職監察制度,無論對市民還是區議員都是好事,透過這份年度工作報告,市民可以系統性地了解區議員工作,議員能更好回顧過去工作的着力點,對未來工作更有規劃。

  他認為,市民對議員要求較以往更高,過去一年各區都有針對性的工作計劃,如觀塘區就着力在交通問題上,工作更加精準到位,「未來的工作除了要處理民生日常工作,更要反映市民意見,作貼地的政策研究,向政府建言獻策。」

  灣仔區區議員穆家駿早前自主完成了2024年的個人工作報告,並製作成印刷品發放到當區市民的信箱內,他期望市民可以藉此了解其社區工作情況,知道在需要協助的時候能如何聯絡。「區議員工作報告是一個官方的渠道展現給市民看,這一屆區議會都在幹實事,而我個人的工作報告,則是用另外一種形式,希望給街坊們一個清晰的交代。」

  凌晨尋噪音源助長者解困

  回顧過去一年工作,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位長者向他投訴,每天凌晨四五點就受到噪音滋擾,他得知後便與環保署職員連續幾天的凌晨四五點到長者家中進行噪音檢測,最後成功找到噪音來源,並對造成噪音滋擾的商舖進行了提醒,要求其做好隔音措施。

  東區區議員梁力表示,工作十分充實,無論是委任、直選、間選的區議員,大家為市民解決難題時不分彼此,工作時有交集,在新一屆區議會當中,議員工作內容更廣泛,除了每日接觸市民,聆聽市民意見,還會為市民作政策解答,同時也能更好聯繫政府各個部門,為市民解難。

  他舉例,去年12月,區內一個私人屋苑水泵發生故障導致停水,他馬上聯絡水務署派出水車為受影響用戶提供緊急臨時食水,也會聯繫地區力量,為行動不便的長者住戶抬水上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