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GN中外氣候旅遊目的地研究報告發布

●桂強芳持續關注氣候與旅遊的深度融合。
●桂強芳持續關注氣候與旅遊的深度融合。

  由香港桂強芳全球競爭力研究會、香港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香港中外城市競爭力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研發的《第二十屆GN中外氣候旅遊目的地研究報告》於3月23至25日通過網絡會議發布。報告揭曉了「2024/2025中外百佳避暑名城」、 「中外百佳避暑名山」、「中外百佳避寒名城」及「中外全季旅居名城60佳」四大研究成果,為全球氣候旅遊市場提供權威參考。

  報告顯示,全球變暖背景下,「氣候 + 旅遊」 已成為旅遊業重要驅動力。走遍中外的桂強芳表示,好氣候、好物候、好生態正成為遊客選擇目的地的關鍵因素。「我們的研究不僅關注資料指標,更重視旅遊者口碑,世界航空小姐協會(WASA)的空姐會員在疫情期間為採集全球氣候實況提供了重要支援。」

  最新揭曉的四大榜單亮點紛呈。當中,避暑名城榜單評價綜合考慮氣溫、濕度、生態環境及旅遊設施等八大指標,中國城市中,昆明以「世界春城」、六盤水以「水美涼都」、貴陽以「公園省會」的形象上榜避暑名城。海外榜單中,俄羅斯聖彼德堡、日本札幌、荷蘭阿姆斯特丹為代表城市。

  中國避暑名山榜單中,山西五台山、吉林長白山、安徽黃山赫然在列,烏蒙山(含雲貴川十二分支)、梵淨山等特色山域亦榜上有名。海外名山則包括瑞士馬特洪峰、美國洛磯山、日本富士山等。

  避寒名城評價體系涵蓋冬季氣候舒適度、生態環境及服務配套等八大維度。中國避寒名城,三亞「綠島頭艙」、西雙版納「瀾湄綠府」、北海「吻海壽都」佔有一席之地。海外城市如美國夏威夷、阿聯酋迪拜、葡萄牙里斯本入選。

  至於全季旅居名城,則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昆明、臨滄、黔西南州等城市榮登中國全季旅居名城榜單,海外則以美國火奴魯魯、南非約翰尼斯堡、尚比亞路沙卡為代表。

  據了解,桂強芳及其團隊二十年來持續關注氣候與旅遊的深度融合,而於是次報告發布期間他特別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部分目的地氣候常態波動,建議遊客出行前關注即時天氣及安全警示。他亦呼籲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氣候旅遊「友城」建設,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深化 「好空氣旅遊」、「冰雪運動旅遊」等細分領域研究,為全球氣候旅遊發展提供更多學術支撐。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