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香港新銳導演作品在京展映 生力軍趁勢與內地加強合作

●香港新銳導演代表及與會嘉賓在開幕式上合影。 馬靜  攝
●香港新銳導演代表及與會嘉賓在開幕式上合影。 馬靜 攝

●香港新銳導演陳小娟執導的《虎毒不》在活動率先放映。
●香港新銳導演陳小娟執導的《虎毒不》在活動率先放映。

●周潤發看過電影《香港四徑大步走》都激讚。 資料圖片
●周潤發看過電影《香港四徑大步走》都激讚。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新鏡香港 城市回響——2025港影新銳系列觀影及交流」活動日前在京拉開帷幕。活動精選多部香港新銳導演的作品在京展映,涵蓋劇情長片、紀錄片及短片單元等。署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駐京辦)主任阮慧賢表示,活動旨在展現香港電影的傳承與創新,並為兩地電影人搭建交流平台,促進產業對話與合作,助力華語電影的持續發展。

  本次活動聚焦香港新生代電影創作力量,探討兩地電影產業合作與人才培育的新機遇。多部香港新銳導演的作品,涵蓋劇情長片、紀錄片及短片在京放映。首日率先放映香港新銳導演陳小娟執導的劇情片《虎毒不》,該片入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項獎項,展現出強烈的本土氣息和深刻的人文關懷。

  短片展映單元則精選了香港本土短片作品《通訊默示錄》《兵捉賊》《在不太遙遠的很久以前》《人類不宜飛行》等,這些題材豐富、風格多元的短片,體現香港新銳影人對城市空間、社會議題及人文情感的多維度觀察和獨特表達。

  新銳導演Robin Lee執導的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也在放映片單中,影片全程記錄了跑者挑戰極限賽事「香港四徑超級挑戰」,以「城市天際線與山海風光交響」的視覺敘事,真實展現跑者們穿越香港四大山徑,用汗水與腳步書寫着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該片入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新晉導演獎,是近年香港紀錄片中的亮眼之作,充分展現出城市與自然共生的人文魅力。

  鼓勵兩地影人多合作迎機遇

  在主題論壇環節,香港與內地的多位電影業者圍繞青年導演的創作生態、商業與藝術的平衡、內地與香港電影人才扶持路徑等議題展開交流。

  署理香港駐京辦主任阮慧賢致辭時表示,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影壇上享有獨特的地位與影響力,人才輩出。近年香港新一代電影人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更銳意創新,不斷突破傳統題材與類型,在城市書寫、人文關懷及社會觀察等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創作實力。此次舉辦活動,旨在展現香港電影的傳承與創新,並為兩地電影人搭建交流平台。鼓勵香港電影公司與內地文化企業合作,為香港電影市場提供了更多機遇和平台。

  新導演求創新拍出各類作品

  香港電影近年來一直在「小陽春」與「寒冬期」之間反覆搖擺,香港電影人也在尋求破局之道。香港電影需要注入更多「新力量」,需要傳承與突破,老一代有經驗有名望的香港電影人要「薪火相傳」,帶動更多新人,讓香港電影可以實現更多新突破。

  阮慧賢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香港電影曾經有一批享譽國際的知名導演,取得很多佳績,當時憑借香港獨有的國際視野和優勢,香港電影在內地擁有強大市場和很多受眾。如今,內地電影發展勢頭強勁,香港電影需要注入更多新能量。阮慧賢指出,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極其重視對電影人才的培育與支持,針對香港青年新銳導演推出「首部電影劇情計劃」,就是為了扶持更多青年導演。

  此外,在阮慧賢看來,強大的內地市場、CEPA放寬香港影視行業准入門檻,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不得投資電影製作的限制對香港電影而言都是很大機遇,香港業界應該與內地加強合作,從而獲得更多突破和發展。

  香港青年導演陳穎淇認同道,香港電影人需要更多創新精神,可以嘗試更多題材,「導演需要跳出自己的安全區,用更創新的角度處理更多題材。」

  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香港新銳導演陳小娟則希望能繼續拍出更多讓觀眾喜歡的各類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