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美關稅副作用多 特朗普補之不盡

●由美國掀起的關稅貿易戰,增加金融市場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令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 資料圖片
●由美國掀起的關稅貿易戰,增加金融市場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令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 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正如本欄之前所說,對於美國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施加關稅,美國汽車工業存在反對聲音,反映實際運作上加國及墨國其實是美國工業協助者,而不是競爭對手,故此,若對該等貿易夥伴開徵關稅,一刀切的處理方式,將為美國汽車工業帶來壓力。

  大家不難從中把脈絡串連起來,何以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對於相關政策的推展,稍為有點寬限,而近日則對於進口汽車加徵關稅,一來一回,希望以另一關稅抵消對早前關稅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環環相扣 頻繁撲火

  大家亦同樣不難估計,即使可以憑新的關稅,將早前的關稅對本身美國汽車工業的潛在傷害減至最低,但新的關稅仍可能對經濟其他環節帶來負面影響,屆時又要再開徵什麼新關稅,抵消一環扣一環的影響,周而復始下去?

  特朗普上場時,已經馬上宣布能源的緊急時期,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原本戰略儲備石油都可供應用,不就是怕本身關稅手段影響進口物價,繼續影響通脹。顯然,他是有意識,知道某些藥可能導致經濟體內其他環節的副作用,才要第一時間先補好漏洞,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

  懸而未決 避險為主

  市場在經濟活動中擔當協調角色,以市價進行效率調度,人類即使聰明,不見得可以一下子完全超越市場綜合生產和消費資訊的角色。

  市場正靜待美國對等關稅究竟何去何從。而對於目前懸而未決的不明朗局面,市場上慣用處理方法當然是以避險為主,畢竟,對於特朗普朝令夕改的作風,大家時有耳聞,儘管他這一刻不推行,但是不等於一分鐘後不推行,故此,一切如箭在弦,人人都屏息以待。

  投資者情緒的壓抑,可以說是到達短期的頂點,可以減持的都減持,可以降低風險的都盡量降低,生怕這一刻不做,稍後更難處理。股市可謂首當其衝。以往,大家可能想像,美國是實施此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者,受其打擊的出口國或生產國才是受害者,通常市場評論或分析,傾向找尋相關企業,對其作出看淡的評價。

  貿戰雙輸 盡降槓桿

  今次並不完全如此,因為大家知道,一來,不是美國說了算,美國要做的,人家也可以做,報復關稅這一回事,可以沒完沒了,直到所有國際貿易的好處都給犧牲掉為止;二來,美國消費者以至企業,其實也是關稅貿易戰的受害者,雙輸七傷拳之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並無樂土可言,美股估值亦自然受打折,不是完好無缺的。值此第一季與第二季的交接期間,投資者應倍加小心,槓桿盡量降低,以免誤中副車,自然是合理風險管理。(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