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黑點減八成半 重災區大埔清零

香港仔大道後巷
香港仔大道後巷

旺角東安街後巷
旺角東安街後巷

各區衞生黑點統計
各區衞生黑點統計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各部門打擊衞生黑點,計劃成效顯著,衞生黑點名單昨日更新,黑點數目由近740個減至約100個,大幅剔除630多個衞生黑點,佔整體衞生黑點數目的八成半。計及情況獲改善,但未足兩年的60多個衞生黑點,實際上多達94%曾出現在黑點名單的地點,整體情況已得到改善。有近60個衞生黑點的油尖旺區,當區有區議員表示食環署已加強巡查,不少黑點情況已有改善,但仍有人非法將泥頭等建築廢料傾倒在後巷內,冀環保署加強執法,令情況進一步改善。

  卓永興昨日感謝各部門兩年多同心協力和積極配合,持續整頓巡查,令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顯著收效。他表示在今年2月的地區治理專組會議中,指示各部門審視738個衞生黑點情況,確定適合從名單剔除的黑點,並繼續積極跟進情況尚待改善的黑點。據各部門檢視結果,名單上94%即696個黑點衞生情況已大有改善,可考慮從名單移除,但當中64個黑點尚未達至須持續兩年改善的標準,故仍保留在名單內。

  他強調,政府打擊衞生黑點工作沒有完結一日,「各有關部門會繼續努力不懈,密切注視這些地點的衞生情況,一旦發現情況有變,即採取行動。」

  特區政府2022年8月展開打擊衞生黑點計劃時,黑點數目有663個,2023年1月推出網頁讓市民就黑點回饋意見,令黑點數目於同年7月增至738個,經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後改稱環境衞生及市容工作小組)的統籌和部門努力,逾九成黑點在去年初已大有改善,達到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中訂下的績效指標,即2023年年底前至少消除75%黑點。

  根據名單,大埔區是十八區中最多黑點的地區,多達135個,但已全部剔出名單,其次九龍城區亦有81個黑點被剔出名單,只餘10個黑點仍列入名單內。至於油尖旺區,也有36個黑點被剔除,但仍有23個黑點在名單內,當中有17個地點改善情況未足兩年,餘下則有6個黑點未曾改善。

  油尖旺區區議員許德亮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區內巿民棄置垃圾及店舖雜物阻街情況已有改善,除食環署人員有加強巡查外,政府大幅提高亂拋垃圾的罰款至3,000元及店舖阻街罰款增至6,000元,亦起一定阻嚇作用,「但仍有人偷偷將泥頭等建築廢料倒在後巷中,需要加強執法和宣傳。」

  議員倡賦權食環署跟進建築廢料

  他解釋,由於油尖旺區有不少舊廈要維修,故有不少建築廢料,加上區內劏房多,租客搬出搬入,一些舊床褥等亦會被棄置,「泥頭等建築廢料乃由環保署負責,環保署不似食環署那麼多人巡查,好似曾有店舖外有雜物,食環見到好快就清理,但見到泥頭等則轉介環保署跟進,處理時間就長咗。」

  他建議修改法例,賦權食環署可同時就建築廢料遺棄問題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