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西鐵一地兩檢口岸選址仍待商討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會上表示,正全力推進與北部都會區相關的鐵路項目,包括爭取今年下半年邀請企業就連接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提交意向書,以了解市場反應,並研究是否可採取「計劃·建造·營運」一站式合約,最快2027年招標。至於鐵路「一地兩檢」的口岸會設在深圳灣抑或前海,目前仍與深圳有關部門商討。當局估算港深西鐵於2038年本地及跨境客量將介乎每日29萬至35萬人次,到2046年增至38萬至46萬人次,料15分鐘內往返洪水橋至前海。

  擬建的港深西鐵目標於2035年通車,設有洪水橋、厦村、流浮山、深圳灣和前海共5個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關注「一地兩檢」的口岸選址,希望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在前海及深圳灣兩站都設置有關口岸,「一條跨境、跨海鐵路造價不菲,如果多一個重要車站(用作口岸),對整體成本效益有幫助。」

  陳美寶回應表示,目前傾向在深圳一方做「一地兩檢」,是否深圳灣及前海都分別設「一地兩檢」口岸則未有定案。她又表示,除了香港標準,亦有空間採用國家標準。有議員問及香港段和深圳段能否由同一單位施工,陳美寶則稱「建造之後,我們希望在機電、系統方面大家亦有統一標準。」

  特區政府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顯示,全長約18.1公里、連接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鐵,全線以地下形式興建,共有5個站點,其中穿越港、深后海灣的海底鐵路隧道將以單向掘進方法施工,香港委託深圳市政府設計香港段,目標是2035年雙向同時開通。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就此工程香港段的勘查及設計工程,申請3.336億元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