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評估之旅(下)\葉 歌

  到達評估大學時適逢雪後初晴。草坪上堆了好些逼真的白雪雕塑,腆着肚子的像彌勒,探出半身的彷彿是人魚,還有一排小鴨子稚氣可掬。我對東道主盛讚學生的創意,他微微一笑,雲淡風輕。

  兩日的評估之旅,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巍巍高樓,儘管那些石頭建築歷史悠久,令人肅然起敬;也不是連接大樓,供學生寒冬或雨雪日子躲避惡劣天氣的地下隧道,儘管大學能將現代科技和歷史文化相結合,造出「零排放」的大樓讓人驚喜;我最讚賞的是學生身上體現的文理教育的價值。

  最後一天有位學生帶我們參觀校園。歷史最悠久、一百七十五歲的「老本堂」 (Old Main Hall),彩繪玻璃華麗、升起一百多面國旗的禮拜堂,音樂、戲劇大樓及傳說中常來光顧的校友「好鬼」,他都如數家珍。他有三個專業,包括亞洲研究。平日不但為大學招生辦當導遊,還參加唱詩班,學習日式擂鼓,擔任留學辦公室的「大使」。像他這樣身兼數職,學業優秀,興趣愛好廣泛,服務社會信念強烈的學生在文理大學並不少見。作為教書育人者,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讓人文精神薪火相傳大概就是我們能獲得的最大安慰了。

  導遊帶我們走到學生活動中心的郵箱前,特地指出大學信任學生能自律、守法,所有郵箱都不上鎖。周五小鎮的花店來校擺攤,學生會給朋友買枝鮮花,插到他們信箱門上。窗外白雪皚皚,夕陽照在室內粉紅的康乃馨、橙黃的雛菊上,神采奕奕。對這所大學的師生來說,這所挪威路德教會始創的文理大學早已超越宗教,成為他們的精神、文化家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