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有信心:逾15萬億投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陳茂波在專訪中表示,本港未來發展的重點就是加強內聯外通,幫助國家在這裏匯聚資金和人才,「即使近年面臨地緣政局風險,但歐美市場對香港仍然是重要的,所以我們要不斷跟他們交往,特別是很多時候外邊對內地及香港的情況,了解得未必很全面,甚至因為某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作出不公道的報道,令他們對我們有所誤會。」面對外媒的抹黑,應如何才能釋除外國對香港的疑慮呢?陳茂波直言:「很簡單,我們只需讓數字與事實說話。」以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行業為例,本港目前管理的資產達到4萬億美元(約31.2萬億港元),當中一半以上的資金(即逾15萬億元)來源地是香港及內地以外的地區,這很好地說明外國大量資金對本港的信心。

  「經營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的歐美大型金融機構,其實都一直在港擴充業務,租更多的地方、請更多員工。最後是我們的股市最近暢旺,其實主要參與的資金仍是來自歐美,而且比例相當重,單是這些數字就可以讓外國友人了解實況。」他說。另方面,香港的法治制度仍在全球前列,終審法院有6名海外非常任法官,全部來自普通法區,包括來自澳洲、英國等英聯邦國家。「試問全世界有哪個地方會有此安排?」

  守穩金融安全 謀求做大做強

  陳茂波形容,現在是不平凡的時刻,全球過去在世貿組織(WTO)框架下自由貿易,到如今走向單邊主義。他認為,這個局面還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他相信,凡是有「危」便會有「機」。香港首先便是守穩金融安全,特別是目前美國貿易政策經常改變,難免會引起金融市場波動,守穩本港金融安全至關重要。過去多年來,香港已建立巨大的緩衝,例如本港外匯儲備逾4,20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本港貨幣基礎的1.7倍,可謂相當龐大。

  第二是本港有效及實時的監控和監管,「本港的監控制度持續確保金融市場正常運作,雖然港股有一定數量的沽空額,但沽空的情況當局一直有掌握,沒發現有異樣情況。」市場不單只論安全,也要講發展,要安全地發展才可做大做強。「IPO的發展當然重要,我們一直在研究怎樣進一步完善整個上市機制,例如正研究如何推低交易成本,包括可否改革買賣股票手數來提升股市流動性,有助吸引更多其他地方公司來港上市。」另外,除了固有的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外,本港在綠色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也是亮點,目前本港位列亞洲第一。

  內地在綠色轉型方面,未來需要很大量資金,他認為香港在這方面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此外,本港的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亦是另一個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