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透視】第二季資產配置:控制波幅 穩中求進
恒生銀行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 梁君馡
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跑輸歐股和港股的表現。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措施,及其他國家可能出現的反制行動,對特別依賴外部市場的美國科技股造成壓力,因為這些企業一半的收入來自非美地區。尤其美股科技七雄於過去兩年大漲後,估值已經偏貴,而在七雄盈利增長料會減速的背景下,筆者料這些高估值高增長股或繼續整固。相對而言,美國傳統的派息企業和工業股今年有望展現盈利復甦,美國大型銀行股因派息增長前景仍然吸引。
因應全球經濟放緩,股市配置應重視地區與板塊的多元化,集中於內需導向的企業以降低貿易風險。香港股市受益於DeepSeek的崛起及中國政府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重視,預期維持增長勢頭,特別是內地科技公司的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而目前環球資金仍是相當低配中國股票,相信中長線能再上一層。另一方面,歐股則受惠俄烏有望停戰,且估值不貴,加上德國已通過大型基建和國防預算刺激區內經濟,也將吸引資金重新回流歐洲。
宜增持美國主權債 提升防禦性
債券的配置方面,筆者建議本季增持美國主權相關債券及亞洲投資級別債券部署。需留意美國經濟年增長高達3%的時代已成過去,而美股於2023-2024兩年間已連續大漲五成,所以今年保持投資組合的防禦性變得相當重要。美國主權債於經濟放慢及減息的背景下,相信表現將保持穩定,而亞洲債券方面,政府、準政府及金融板塊佔比較大,波幅較低,而區內企業信貸指標持續改善亦有助抵禦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帶來的潛在衝擊。
外匯部署方面,今年美元面臨整固壓力,其未來走勢會受到環球資金重新洗牌的影響。於本季度筆者依然認為黃金及日圓仍然是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重要工具。黃金在貿易爭拗和美國通脹或回升的背景下的避險功能愈加凸顯,日圓則因具加息潛力而將繼續受到重視。(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