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關稅 港企突圍】製造業應對貿易壁壘 「地產地銷」成新趨勢



內衣服裝業「出海」的啟示 「中國+N」多品類新技術制勝
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本周宣布向全球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勢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全球價值鏈的中心,香港文匯報記者從剛閉幕的第20屆SIUF中國(深圳)國際品牌內衣展上獲悉,當前,內衣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海外又遭受不斷加徵關稅的困境。以服裝產業為代表的傳統製造業正率先從「中國+1」轉向「中國+N」的海外產業布局模式——即由「中國產地+一個海外工廠」變為總部在中國,多區域和國家建立工廠;同時拓展產品品類及新材料、新技術維持市場領先地位。業內人士稱,「地產地銷」(即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將是未來趨勢。●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永愛 深圳報道
作為內地規模最大、最權威的內衣行業展會,第20屆SIUF中國(深圳)國際品牌內衣展中吸引了匯聚了1,000多個參展品牌,國內外內衣產業鏈上的頭部企業紛紛借此機會尋找商機。「深圳內衣展不僅是國內品牌展示的平台,也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窗口。」 都市麗人集團董事長兼CEO鄭耀南認為,全球內衣行業在此平台的交流與合作,也讓中國內衣品牌能夠通過展會走向世界,提升國際競爭力。
龍頭企業雲集 SIUF吸逾千品牌參展
「我們來參加這個被譽為『中國內衣產業風向標』的展會,一方面是作為龍頭企業展示自己最新的產品,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了解上下游市場的最新趨勢。」全球最大的貼身及運動服飾製造企業維珍妮董事會主席特別助理兼副總裁吳笛表示,內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更迭比海外反應更快,維珍妮會利用這樣的機會進行學習,保證擁有最新的前沿技術,做行業的引領者才能不被時代淘汰。「我們是2014年就在越南建廠,2016年3月正式開工,當前基本所有的海外訂單都在越南生產。」維珍妮首席研發及設計官兼執行董事劉震強介紹,服裝產業為代表的傳統製造業已從過去「中國+1」(中國產地+一個海外工廠)改為當前「中國+N」的海外產業布局,「『中國+N』意思是總部在中國,工廠則是多區域和國家的布局。」
目前,一些頭部生產製造企業早已在東南亞國家建立工廠,當地供應鏈體系已經較完善,本地招聘成本也在逐年攀升,優勢已經不再很明顯。「我們了解到很多友商在墨西哥、非洲等地做嘗試,我們也在考察新的合適的地方。」劉震強表示,內衣乃至服裝行業的 「地產地銷」,將會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在剛剛閉幕的第20屆SIUF中國國際品牌內衣展館上,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單一展示內衣的展位寥寥無幾,幾乎每一個品牌或企業都綜合了傳統內衣、運動內衣、瑜伽褲、睡衣、居家服等品類中的2個及以上。「當前內衣行業走向多場景化的趨勢。」吳笛認為,內衣行業進入成熟狀態後,市場開始了場景化細分,日常、運動、上班、睡覺等不同場景之下,衍生出了不同功能與形態的產品,「當內衣走向更成熟的產品時代時,我們的研發也更加精準化。」
市場多場景化 企業研多元產品吸客
都市麗人品牌大會同期舉行,推出了其重磅明星產品:水蜜桃內衣。據介紹,其採用了精選的山茶花纖維裏料,天然植萃、5A植物抗菌,不僅透氣性更佳,更帶來了清爽貼膚、不悶熱的舒適體驗。「內衣行業應積極擁抱科技創新,推出更多智能化、功能化的產品。」鄭耀南表示。
作為研發生產端企業,維珍妮對此感觸更深。當下全球經濟相較疲軟,如何讓謹慎花錢的消費者願意為新產品內衣買單,賣點需要更真實地切中「痛點」。「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就是研發的深度比以前要求更高了。」吳笛表示,例如「涼感內衣」在不少消費者眼中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很難因為這個概念而產生購買行為。
而維珍妮一方面利用獨特的Injection注塑技術將內衣模杯做出類蜂巢的定製化孔隙或鏤空結構,在減輕模杯重量的同時,還能倍數級增加透氣性;另一面使用專利的單向導濕面料,將身體的汗液從內衣接觸層瞬吸到外表層,在一件產品上,智造科創的屬性越來越濃厚。「維珍妮的這些技術及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可以讓消費者『流汗不留汗』,真實長期保持身體乾爽,而不是幾年前市場中一些僅是摸上去有涼感的面料噱頭。」吳笛表示,當前消費者受教育程度高,且在知乎、嗶哩嗶哩、小紅書等知識型平台的熏陶下,已非常有能力辨別和理解真科技、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