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走勢趨回落 料恢復買樓意慾

  陳茂波:穩住樓市嚴控住宅地供應

  近期新盤銷情不俗,惟發展商傾向低價開盤招徠,令樓市「量升價跌」。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一直留意市場變化,相信過去只是市民認為樓價「未跌定」,故在物業市場寧租不買。目前樓市風險可控。「隨着息口穩定及趨向減息,加上政府嚴控住宅土地供應,市民將恢復買樓意慾。」

  今年全國兩會本月初在北京召開,「穩住樓市股市」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特區政府上月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亦提出多項房地產政策,包括將400萬元以下物業印花稅劃一降至100元;以及來年只推出8幅住宅用地,不會推售商業用地;估計私人住宅單位未來5年平均每年落成量超過1.7萬個,較過去5年平均數減少8%。

  陳茂波指,2024年與2023年一手及二手樓盤成交分別約5萬宗及約4萬宗,較過去10年平均數低,相信是因利息高企,市民即使見到樓價下調,普遍不敢入市,並選擇先租樓;因此,去年租務市場與買賣市場背馳,租金升而樓價跌。

  他認為,從市場供需、息口等宏觀角度分析,樓市逐步趨向穩定,政府亦不急於出售住宅用地,而是按市況有秩序推出,讓市場可以消化。隨着息口趨穩,甚至開始減息,估計市民將恢復買樓意慾。

  此外,從2022年12月底至今年2月底,共有19.6萬名專才透過不同「搶人才」計劃抵港,「他們抵港時大多數是租房住,但相信未來部分會轉為買樓。」

  市場有序恢復平衡狀態

  陳茂波強調,希望樓市能平穩發展,現時市場風險可控,斷供比率僅0.1%,且就業市場失業率較低,統計處最新數據亦反映打工仔收入增長。「整體而言,市場有秩序恢復到較平衡狀態。」

  另外,陳茂波指,政府近年發行零售債券予市民認購,且派息較給予機構投資者認購還高,「明白很多市民想找穩當投資工具,政府發債大家會較有信心,所以息口高一些,市民得益也多一些。」

  他提到,向市民發債另一個原因也希望透過認購過程了解發債用途,例如什麼是北部都會區發展,「可提高社會對政府發展項目的認識和支持。」

  冀與內地共同推進AI發展

  另一方面,陳茂波認為,人工智能(AI)是未來創科發展中最重要方向,國家十分重視,香港定會擁抱AI發展,並發揮內聯外通優勢,匯聚人才和資金。期望能與內地一起推進AI發展,「內地人工智能的企業相當前沿,香港也有自己優勢,相加起來就可以強強聯手。」

  陳茂波稱,作為關鍵產業,發展AI與利用AI賦能其他行業升級轉型,需要加以促進和推動,預算案已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希望推動香港不同大學和科研機構有關AI研究、中轉應用與落地場景應用,促進多些跨機構、跨界別合作。而未來在北部都會區發展,深港兩地合作將非常緊密,尤其在河套區,希望能讓數據在兩地安全自由流動,亦有助推動AI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