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策略/善用水資源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前年投產

香港超過80%飲用水來自東江水。為確保香港供水安全及穩定,政府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重點控制食水需求增長,利用多元化的水資源提升食水供應的應變能力,抵禦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提升本港供水韌性。淡化海水作為一種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資源,使水資源組合多元化。
可提供5%額外食水供應
水務署機械工程師/新界東區(濾水廠)凌統表示,為發展多元化的水資源,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已經在2023年12月開始投產,化淡廠最多為香港提供約5%的額外食水供應,配合北港濾水廠及將軍澳食水主配水庫的運作,為西貢及九龍東和港島部分地區提供食水。不過,利用逆滲透技術生產食水,需要使用較多能源,海水化淡供水成本會較本地收集雨水和輸入東江水為高,只能當做一種應急手段及增強供水韌性的輔助作用。
政府還透過多種多元化的水資源增加香港供水的韌性。例如石湖墟再造水廠已於2024年3月開始投產,為新界東北部地區(包括上水和粉嶺)供應再造水作沖廁用途;安達臣道發展區的中水重用設施亦已於2024年年底落成,並在2025年開始,按該區的人口發展,逐步改變以中水在區內作沖廁用途。
在控制食水需求增長方面,水務署正在推廣節約用水及加強用水流失管理,包括透過實施智慧供水系統以達至更佳的需求管理效果,例如利用安裝智慧水錶以加強節水意識及實施水壓管理以減少失水。\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