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透視】消費類股有望成新焦點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 葉尚志

  3月27日,港股在穩守前一級微型浪底23,198點情況下,盤面繼續表現出彈性並分化發展。隨着內地穩股市穩樓市成效兌現,市場預期消費市道將加快好轉,資金焦點有轉移至內地消費類股的趨勢,板塊內業績理想的股份明顯獲追捧。恒指連升第二日,再漲90多點,以貼近23,600點水平收市,大市成交配合回升,錄近2,400億元,較周三的不足2,000億元增逾20%,市場流動性未見持續縮減,反映資金似乎在盤內流轉找機會。

  走勢上,估計港股總體仍處於業績兌現後的短期休整階段,恒指的前一級微型浪底23,198點(3月13日的盤中低位),依然是目前的短期圖表支持位所在,只要守穩其上,一浪高於一浪的總體發展模式未有出現改觀,但短期變盤格局仍在,恒指宜盡快回企至24,000點以上來發出回好信號。

  大市彈性趨增 惟獲利壓力未消退

  港股彈性有所增強,恒指在盤中曾一度上升383點高見23,866點,但是在相對高位仍見有獲利回吐壓力,權重股普遍未能打破整理整固局面,而小米(1810)失守配股價53.25元,估計也對市場氣氛構成了一些影響。指數股繼續分化表現,其中,獲控股股東提出私有化的新奧能源(2688),股價上升11%是漲幅最大的恒指成份股。另外,海底撈(6862)在業績公布後出現持續放量上升,再漲6.01%創年內新高,公司去年的餐廳日均翻台率有4.1次,高於2023年的3.8次。

  另一方面,小米逆市下跌4.17%至51.7元收盤,跌穿了配股價53.25元,不排除有引發短期技術性沽盤出現的機會,但估計在48元水平會有不錯的承接力。小米在周一收盤後宣布配股集資425億元,將用作加速業務擴展、加大研發投入以提升科技實力。

  成交回升 沽空比率回落至約16%

  恒指收報23,578點,上升95點或0.4%。國指收盤報8,677點,上升23點或0.27%。恒生科指收報5,589點,上升16點或0.29%。另外,港股主板成交回升至2,396億元,沽空金額395.9億元,沽空比率回落至16.52%,而升跌股數比例是869:838。港股通連續第五日出現淨流入,在周四錄得有逾41億元的淨流入。

  免責聲明:此報告所載的內容、資料及材料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閣下不應依賴報告中的任何內容作出任何投資決定。第一上海證券有限公司/第一上海期貨有限公司/其關聯公司或其僱員將不會對因使用此報告的任何內容或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