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無視真實世界 美關稅反害己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明確性高,影響投資氣氛。圖為特朗普。 美聯社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明確性高,影響投資氣氛。圖為特朗普。 美聯社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已經逐漸影響到美國的貨幣政策,某程度上,連美聯儲作為美國央行亦無從置喙。美聯儲經過幾年努力,才勉強稍控制住當地通脹,但未竟全功,皆因2024年下半年,美聯儲才開始減息,然而才減息3次,已經在同年12月份提早預告,將於2025年提早完成減息周期。

  明顯不過,就是通脹一日未降至目標水平,局方一日未放心,倘若真的繼續減息,反而可能催生另一次通脹重燃。如今最新的美聯儲議息結果,以至會後聲明和記者會答問,明顯走另一個極端,一方面嘗試派定心丸,表達美聯儲一切盡在掌握中,但另一方面,對於特朗普不斷出招,關稅貿易戰肯定帶來外界的反擊,此種情況在在影響經濟,從通脹對經濟增長,都不是美聯儲一眾央行大員可以改變的。

  政策多變 風險溢價高

  投資者只能自求多福,小心部署,不宜跟車太貼,須知特朗普慣常出爾反爾,朝令夕改,說話不算數,已成人所共知的作風。有此參考,投資者如不小心控制本身風險。的確,說時遲,那時快,隨着臨近美國對等關稅的落實期限,美方立場據報有所軟化,而所謂美方,其實就是特朗普本人。

  對於翻來覆去,大家一點不陌生。早前在限制來自中國地區寄往美國郵包,又或者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關稅,等等,都可以臨時有變。

  從好的一方面說,他絕對識時務,當發現情勢不對勁,說變就變,不必等過程序,以往的官僚細節,可免則免,說做就做。對於改革為本者,必然同時有很多東西在變,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有錯即改,善莫大焉。

  從壞的一方面說,章法亂,外界觀感不明朗,無法跟進收窄期望值範圍,對金融市場而言,是資產價格會有個較大的風險溢價,中短期而言,這個不明朗因素一日不消除,風險溢價維持,則資產價格易跌難升,美股在其上任至今,表現如此,不足為奇。

  加美墨協作 出入口難定

  無論如何,外界關注的對等關稅落實期限愈來愈迫近,最新消息是美國繼續執行其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新政策之下,看來對於美國本身企業以至消費者,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這一點早可見於特朗普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關稅,此前未有積極再推進,皆因美國本身汽車業有聲音向其反映,真實情況比特朗普以至其智囊所想像的複雜。加拿大和墨西哥,對於美國汽車工業存在着協作的關係,當中的零部件和加工工序,由該兩個地方不斷往返美國,根本難以斷定,哪部分是出口至美國,抑或其實是美國工業一部分。

  分工仔細提升效率

  若硬性一刀切地實施關稅,美國汽車工業的最終製造成本將大為增加,反而得不償失,未挽救美國汽車業工人的就業,已經率先自行損害其僅有的優勢。隨着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各地分工更仔細,更依賴市場運作,提高各方效率,如今反其道而行,逆轉自由貿易的大趨勢,自以為聰明的計算,真的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最終其實是蠢。

  (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