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星光】《北上》

叢 仁
隋代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雖然國運不過38載,但開鑿大運河的豐功偉績,為後世帶來很重大的意義。尤其在我國內陸交通運輸上,在高速公路還沒開發前,運河實在是貫穿南北一個很重要的經濟發展建設。
最近中央台推出了一套名為《北上》的電視劇,該劇根據徐則臣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運河沿岸一群少年從小認識,相知相伴,有分離也有重聚,他們不單對民族文化認同,也擔當了對民族精神的傳承。運河沿岸年輕一代,正在快速成長,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並用實際行動回饋家鄉。
《北上》描繪千年運河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變遷,講述了運河邊長大的年輕人從花街到北京,在度過了他們青澀純真的青春時光,也經歷了積極而艱難的北上創業時期,當榮耀或失敗都已成為過往之際,他們再次重歸運河邊的花街,尋找真實自我和人生意義的故事。
劇本環繞六戶人家的生活,夏鳳華(白鹿飾)、謝望和(歐豪飾)、邵星池(翟子路飾)、周海闊(高至霆飾)4個小夥伴,與初來乍到的馬思藝(李宛妲飾)、同學陳睿(劉恒甫飾)結下深厚友誼,一起相伴成長。隨着京滬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逐漸蕭條的船運讓六戶家庭面臨不同的生活困境,伴隨着運河的發展變遷,少年們度過了他們的青春時光。
夏鳳華、謝望和、邵星池、周海闊等乘着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潮,正式踏上了北上的旅途。多年後,夏鳳華進入物流行業成為快遞站點的負責人,望和也邀請星池、海闊入夥將外賣事業做得有聲有色,但工作中的磕碰、爭吵,導致危機曝現,曾經的花街少男少女,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又是要經歷另一次的選擇。最終,隨着運河的申遺成功,曾經離家北上的孩子們又在花街聚首,在經歷了創業之旅後,收拾心中的迷茫,重尋人生的意義,他們就像新生的運河一樣,開啟了新的征程。
運河在當代國際貿易上的重要性,其實沒有被其他航運服務替代,近日長和出售港口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巴拿馬運河就是焦點所在,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每年承擔約6%全球貿易,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外貿穩定性、物流成本直接受其營運影響,商人豈能唯利是圖,漠視國家利益。看《北上》,兩代劇中人,雖然只是普通人家,但對運河、對故鄉、對國家的情懷,較之漠視國家利益的財閥,更值得尊敬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