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與港人息息相關 教育宜從小做起

  歐振興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

  「理財」這個課題相信是社會不同年齡的人士都需要面對的課題。由小朋友的零用錢、社會人賺錢、消費以及投資,以至長者的退休規劃,如何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都與財務管理息息相關。香港會計師公會一直深信,憑藉專業的財務知識,會計師可以在理財教育上出一分力,為社會帶來裨益。

  我們認為,盡早向小朋友灌輸正確理財觀,例如「負責任消費」、制訂預算、學習儲蓄及記賬等,對他們日後的個人規劃以至事業發展都非常重要。因此早於2005年,公會開展「窮小子、富小子」理財教育計劃。我們有一群熱心為社會服務的「會計師大使」,到訪全港中、小學,主持理財教育講座,親身教導學生理財概念,以及正確的金錢管理觀念。計劃開展多年來,「會計師大使」已經主持超過1,000場理財教育講座,近19萬中、小學生受惠。多年來會計師大使已走訪了730間中、小學,即全港有三分之二學校的學生,已經上過我們的「理財課」。

  理財教育要取得成功,如何將理財知識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十分關鍵。除了理財教育講座,公會多年來一直也積極探索不同方式,希望幫助我們下一代獲得理財知識。我們發現,雖然社會各界對理財教育的重視度不斷提高,但坊間卻沒有太多完整及具系統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學習理財。為了填補這個理財教育的「缺口」,公會從2023年開始,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幼兒教育中心合作,將公會的「窮小子、富小子」計劃「轉型升級」。經過一年的籌備及編輯工作,我們推出了一套專為小學高年級而設的「理財教學手冊」。

  理財教學可融入小學教程

  這套理財教學手冊,銜接教育局有關常識科、價值觀教育以及即將於下個學年正式開辦的人文科課程框架及指引,提供實用教學活動建議、教材及教學資源,幫助老師為學生提供達五小時教學時數的理財教育課程,讓小學生更有系統地學習理財知識。為加深老師們對理財教育的重要性及理財教學手冊內容的理解,公會更為老師舉行多場互動培訓,鼓勵他們以生活化的方式,將理財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當中。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