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以標準革新推動全民健康
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綏濱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食品安全關乎民眾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新的食品安全新國標細化標準,直面食品安全痛點,回應社會關切。他表示,新標準通過規範標籤用語和強制披露關鍵營養信息,實際上是將健康選擇權更透明地交還給消費者。這不僅有助於個人做出更科學的飲食決策,更能夠推動食品行業向健康化轉型,長遠來看對提升國民健康素質、減輕慢性病負擔具有深遠意義。
不過,他也提醒,新標準出台後,要警惕企業「換湯不換藥」的規避行為,未來仍需加強廣告用語的審查力度。同時,部分消費者可能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等概念缺乏認知,需通過社區宣傳、媒體科普等提升標籤信息利用率。此外,還應強化監管與懲罰機制,確保新標準落地實施。
近年來,社交媒體上關於食品領域「科技與狠活」「配料表焦慮」的關注度愈加高漲,反映出民眾對食品添加劑的擔憂。在資深健康專家、北京廣安門中醫院食療科主任王宜看來,新標準通過切斷誤導性營銷、強制披露關鍵風險成分,助力從個體到社會的健康水平提升。長遠來看,這一政策將推動食品行業向「健康化」轉型,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環境,最終降低慢性病負擔,守護民眾生命健康與安全,是以標準革新推動全民健康。
●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