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合作促進發展 香港優勢享機遇

  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昨日舉行開幕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發表主旨演講並提出四點建議。在美國奉行單邊主義,以關稅戰挑起貿易爭端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堅持維護自由貿易體制,成為全球經濟最重要的穩定力量。香港在國家支持下,可以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服務海外企業進軍內地和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與亞洲各國一道促進亞洲經濟發展和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並分享國家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所帶來的龐大機遇。

  十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首次提出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構想,這一理念迅速得到亞洲各國的廣泛響應和支持。十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與東盟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巴經濟走廊等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相繼落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成立更是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這些成就推動了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使亞洲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穩步上升。面對全球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丁薛祥副總理提出了四點建議,旨在推動亞洲乃至全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在增進信任中加強團結合作。各國應弘揚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的亞洲價值觀,堅持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亞洲方式,共同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二是在開放融通中推動經濟全球化。各國應共同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堅決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互聯互通,以亞洲的開放融通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建設。三是在互利共贏中促進繁榮發展。各國應堅持發展優先,落實好全球發展倡議,加強科技創新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共享,為各國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四是在和平共處中守護安寧穩定。各國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做地區和平的建設者和守護者,讓亞洲繼續成為和平的亞洲、穩定的亞洲。

  丁薛祥副總理還就中國經濟走勢提出了三點看法:中國經濟運行保持穩定,回升向好態勢更加鞏固;中國經濟向「新」而行,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營商環境更加優化。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去年成功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經濟起步平穩,展現了強大韌性和潛力,增強了外界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中國有足夠強大的經濟體量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亞洲多國以至全球不同經濟體共享經貿和創新等發展成果,更好地應對全球單邊保護主義和外圍不確定性。

  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文指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全球唯一同時享有內地優勢和國際優勢的開放經濟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在國家支持下,應與國家和亞洲各國一道增進互信團結、開放融通、互利共贏、和平共處,促進亞洲經濟發展,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為國家推動區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香港各界要以「破局」思維推動改革,加快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推進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並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而為國家以至亞洲經濟發展和區域穩定性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