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食安新規禁稱「零添加」

  強制標示致敏物及飽和脂肪 率先應用數字標籤

  中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7日聯合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提出,為避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新標準明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此外,針對近年來不斷凸顯的超重肥胖問題以及由慢性病導致的死亡率升高等問題,新標準要求將飽和脂肪(酸)和糖納入營養標籤強制性標示內容,消費者亦可通過營養標籤了解高蛋白、低脂等食品營養訊息。

  據了解,此番發布的新標準包括2項食品標籤標準、3項特殊膳食食品標準、4項食品產品標準、3項生產經營規範標準、1項食品相關產品標準、8項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營養強化劑質量規格標準、29項檢驗方法標準,以及《生乳》《滅菌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9項標準修改單。

  2萬項指標涵340餘類食品

  據國家衞健委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60項,包含2萬餘項指標,涵蓋全部340餘種食品類別,標準體系中通用標準、產品標準、生產經營過程規範、檢驗方法四大類標準相互銜接,協同管控食品安全風險,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規範從過程到產品各環節,保護從一般到特殊全人群。新標準明確了食品數字標籤的定義及應用要求,這是中國在國際上率先推廣應用食品數字標籤,表明食品標籤將正式開始向數字化升級。數字標籤將陸續應用到各類食品包裝上,消費者將會體驗到更多便利。

  在新標準中,與民眾日常選購食品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實施後,食品標籤上將強制標示致敏物質,如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劃線等強調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過致敏物質提示語,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質,有過敏史特別是有食物過敏史的人群要特別關注食品標籤上致敏物質的提示訊息。同時,新標準將保質期調整為「保質期到期日」,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清晰標示。

  針對許多預包裝食品採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噱頭吸引消費者的問題,新標準明確,禁止預包裝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為了使消費者正確了解食品標籤訊息,更科學、更自主地選擇食品,避免使消費者盲目關注這些宣傳用語,忽略產品真實屬性,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引導兒童青少年減鹽油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體重管理」成為熱議話題。國家衞健委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行動,明確要求到2026年實現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肥胖率年均增幅下降10%。此番發布的新標準亦指出,肥胖高發以及由慢性病導致的死亡率升高是當前中國面臨主要營養和健康問題,故新標準引導消費者落實減鹽、減油、減糖的「三減」健康生活方式。消費者亦可通過營養標籤充分了解食品營養訊息。此外,新標準還要求,預包裝食品必須標註「兒童青少年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的提示語,引導兒童青少年認識到鹽、油、糖對健康的雙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