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專組換屆 首邀KOL添新意
新增內地和澳門律師等5人 推動明年設三地法律資訊平台
由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領導的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及其轄下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本月換屆,首次邀得內地和澳門律師,以及沒有法律背景的大灣區旅遊YouTuber加入。張國鈞昨率領小組新成員接受本報訪問稱,相關安排旨在讓小組更好協助律政司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在制訂機制對接、規則銜接、人才連接等政策措施時,顧及三地法律界以及普羅市民的視野,用好「一國、兩制、三法域」優勢,包括明年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資訊平台。
新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今年新增5名成員,包括廣東執業律師曾學智、香港執業律師鄭宗漢、香港執業大律師陸栩然、澳門執業律師黃景禧及香港YouTuber「西DorSi」謝承益。而新一屆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新增2名成員,包括內地執業律師黃善端和澳門執業律師張宏哲。
張國鈞表示,國務院總理李強早前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這些都是中央交託香港的任務和期許,「廣開言路,強強聯手,內聯外通,共建灣區」將是專責小組工作的關鍵詞。
橫琴港澳居民法援受理機制可借鑑
被問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港澳居民法律援助受理等機制日趨完善,會否借鑑相關做法在未來的北部都會區應用,張國鈞表示,澳門特區政府近年對內地政策措施的了解和掌握做得非常好,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學習。
最高人民法院去年5月批准前海法院首批試點「吸納港澳調解組織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特邀調解組織」。小組新成員曾學智透露,去年有一名內地港人向香港持牌銀行借款2,000萬港元後,因其財務狀況惡化違約,雙方最終6月在前海法院透過「港人、港案、港法、港調解」機制,由香港調解組織到內地成功調解,極大地為當事人節省時間和金錢,也成為港澳調解機構在廣東法院參與跨境商事糾紛調解的首宗案例。他希望未來兩地在共同調解機制方面能有更大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