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奇
銀鷂
香港民間傳說相當豐富,如果有心發掘,會發現許多有趣故事,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資源。
世界各地流行人魚傳說,特別是沿海及島嶼地區。丹麥就有「美人魚」的民間故事。香港也不例外,也有人魚傳說。香港的人魚,叫做「盧亭」。據地方誌的記載,盧亭毛髮焦黃而短,眼睛黃面黧黑,頭部呈魚頭狀,有魚尾,身軀卻是人形,但披了一身魚鱗,手指間有蹼,擅水性,能潛伏海底多日,出沒於大嶼山一帶水域。
盧亭不會襲擊人類,亦很少登岸,大部分時間居於水邊的小船木艇之中,以魚蝦、牡蠣、石螺為食,偶然也會上岸偷吃村民的雞鴨等家禽。地方誌記載言之鑿鑿,但魚頭、魚尾、人身這樣子的怪獸如果見到,想必也非常嚇人。
世界當然沒有盧亭這種異類,但民間傳說也非無因,原來所謂「盧亭」是與東晉著名的盧循起義有關。東晉時期,一位名叫盧循的豪族起兵反抗東晉朝廷,兵敗後流落南方,被官軍一路追殺,部分下屬乘船躲避追兵,輾轉流落到今日大嶼山水面一帶,「盧亭」正是盧循的近音。為了避免官軍,盧亭不敢登岸,而是留在船上或靠岸結寨而居,且擅長用蠔殼疊砌蠔牆,其堅固度足以抵擋舊式中國火槍火炮,這些蠔牆建築,在今日新界地區亦常見。盧亭這種靠海以船為家、築寨修壘以自保的特點,便逐步形成由舟艇集結而成的村落。
盧亭的民間傳說,在香港已成了電影、電視劇、話劇的素材,亦有人研究盧亭與香港原住民的關係,歷史、傳說與文化交織,成為文化創新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