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申減醫藥費 惠及140萬人

公院新收費明年實施 急症室400元住院日收300元
研究多時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昨日出爐,目標5年內完成,首階段明年1月實施。方案透過「一加一減」重新合理分配醫療資源,一方面大幅放寬醫藥費減免申請資格,使受惠人數由現時30萬激增至140萬人,同時增設封頂機制,除自費藥,病人每年收費上限1萬元,料7萬人受惠;同時上調公院部分收費,其中急症室收費400元,危殆及危急病人免費。首階段實施後每年多收約30億元,全數用於公營醫療服務。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希望引導市民善用醫療資源,減少浪費和濫用。
盧寵茂昨在記者會表示,本港人口老化令需求不斷上升,加上先進新藥械和治療方法令醫療成本不斷上漲,現時公營醫療服務經常性開支佔政府4.1%,為了醫療質量可持續性,必須全面進行醫療改革。他強調這次改革有加有減,「加」是加強對「貧、急、重、危」疾病的病人保障,「減」是減少浪費,改革之後政府仍會維持高度資助,方案明年實施後每兩年檢討收費結構,目標是未來5年公營醫療資助率由目前97.6%逐步調低至90%。
專科門診250元 磁力共振500元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介紹,方案引入按項共付概念,非緊急放射診斷及病理檢驗服務,進階及高端項目將收費,亦會調整標準藥物收費及數量。其中急症室由目前劃一180元上調至400元,危殆和危急病人豁免;住院每日加至300元、取消現有入院費,療養及復康病床則每日200元。
專科門診包括外科、骨科等,不論首次看症或覆診,診金劃一加至250元;專科藥費每項加至20元,亦只會配4星期藥。專科門診病理檢驗及非緊急放射造影現時無須另外收費,日後基礎服務維持免費,進階及高端項目例如超聲波及磁力共振,要收50至500元不等。
同時,醫管局會透過優化的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擴大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和增設住院及門診費用上限,將更多病人納入安全網,例如放寬藥費減免的申請資格及資產限制。入息限額以全港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為基準,上限由75%調高至100%,一人家庭限額調高至150%,資產限額與申請公屋看齊;同住但沒直接財政聯繫的家庭成員無須納入審查,涵蓋期限亦由現時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預計合資格受惠人數由現時30萬增至140萬。
扭轉輕症平重症貴失衡情況
高拔陞表示,希望透過新收費模式改變部分輕症病人使用急症室服務的習慣,以扭轉現時「輕症平、重症貴」及「小病高資助,大病要自費」這種失衡、資源錯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