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件提升海堤生態 城大獲頒大禹獎

  香港有16%的海岸線屬於人工化海堤,不利海洋生物棲息,削弱了海岸生態系統。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憑藉生態工程組件的設計,成功令東涌生態海岸線增加90多種海洋生物定居。團隊近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海堤防禦能力和生態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水利學會頒發「全國大禹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

  全國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是中國水利領域首個社會科技獎,並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得獎團隊由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院長兼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帶領,負責研究建立可提升生境複雜性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理論,並研發出適用於垂直式和斜坡式人造海堤的多種生態工程組件,包括生態磚、生態板塊、潮汐池及生態防波組件等,實地測試證明這些組件能有效和顯著地提升海堤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

  梁美儀表示,團隊自2016年起已於本港多個人造海堤進行生態組件測試,地點涵蓋馬料水、西貢、屯門、荃灣、灣仔、銅鑼灣、南丫島和鯉魚門等。團隊嘗試在生態組件上放上蠔殼,發現會釋出一些化學物質吸引其他海洋生物棲息,如石鱉、海螺及帽貝等,組件安裝在大嶼山深水角和屯門垂直海堤12個月後,結果海洋生物量急增達4倍。

  團隊已透過城大成立初創公司,將一系列生態工程推廣至韓國、中國內地和中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