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法律利器 震懾經濟霸凌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國堅定推進對外開放,歡迎世界各國企業分享中國機遇,同時堅決依法捍衛中國和中國企業的利益,善用法律懲罰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武器化的外國政客和企業,反擊經濟脅迫霸凌,真誠希望和鼓勵各國企業齊心協力抵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與中國互利合作、共贏發展。
《反外國制裁法》自2021年6月10日頒布實施以來,中國政府已多次宣布對有關國家的實體和個人實施相應反制措施,例如對長期參與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的美國軍工企業雷神技術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反制;依法制裁「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NDI)金度允、「人權觀察」中國部(HRW)主任索菲·理查森及「香港民主委員會」等美國實體及政客。《反外國制裁法》已成為中國反制美西方「長臂管轄」的有力法律工具。
近年美國炒作新疆、香港、台灣、人權等議題,不斷對中國企業、實體及個人實施制裁,更泛化國家安全打壓欺凌中國企業。中國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此次公布的規定,是對《反外國制裁法》提供更具體的反制措施及程序。《規定》中包含了完善反制措施、細化反制程序、加強部門協同、強化措施執行等四大要項,進一步明確了對違反《反外國制裁法》的組織、個人實施的懲罰措施,包括可凍結現金、票據、知識產權等,懲罰更精準到位,充分發揮《反外國制裁法》的強大震懾作用,讓外國政府和政客看到,制裁中國將付出沉重代價、有嚴重後果,中國有決心有實力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日前,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開幕。蘋果、輝瑞、聯邦快遞、西門子等80多家跨國公司參會,其中來自美國的數量最多,達到近30家。儘管全球經濟面臨愈來愈多的不確定性,但眾多跨國公司高管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釋放出重要信號——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仍然是跨國投資的高地。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中國經濟取得成功,跨國企業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論壇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與全球發展緊密結合,堅持經濟全球化,踐行多邊主義,做全球和平發展的穩定性、確定性力量,將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合作,倡導國際規則下的公平競爭,維護自由貿易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希望企業家齊心協力抵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在互利互惠中實現更大發展。相信跨國企業願與中國攜手合力維護公平自由的國際經貿秩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堅決抵制倒行逆施的逆全球化和經濟霸凌,共享中國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