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出海」跳板優勢 轉型升級拓商機

  繼淘寶之後,內地電商平台京東亦宣布啟動新一輪針對香港市場的布局,對家電類商品提供「一件包郵」等優質服務。內地電商平台紛紛把目光投向香港市場,說明其看好香港零售市場發展前景,同時凸顯香港作為內地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橋頭堡作用。香港本地零售商應該化競爭為動力,積極轉型升級,尤其是要用好內地給予港商的優惠政策,積極布局內銷市場,開拓新的商機。

  香港作為自由港,市場高度國際化,消費者對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商品有着強烈的需求。近年來,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情不斷升溫,從日常用品到家電產品,香港消費者對內地優質品牌的認可度日益提升。阿里旗下的淘寶早前已針對香港客戶推出包郵服務,又開設線下家居體驗店,今次輪到京東南下攻港,通過提供豐富的商品選擇、實惠的價格以及優質的服務,積極開拓香港市場。

  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全球唯一匯集內地優勢和國際優勢的世界級城市,這種獨特的雙重優勢使香港成為內地企業「出海」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跳板。根據統計調查,去年境外企業駐港公司的數目達9,960間,按年增加10%,其中內地企業駐港公司數目達2,620間,位居榜首。以電商平台企業為例,這些企業在香港能夠直面海外電商平台的競爭,驗證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對境外客戶的吸引力。因此,無論是電商網購還是線下實體店,香港對於內地企業而言都有其作為「練兵場」的戰略價值。

  內地電商平台積極布局香港市場,短期而言,會令本地的零售商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然而,從長遠來看,這也是推動香港零售業轉型升級的契機。香港零售業的電商滲透率相對較低,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內地電商平台的進入,能夠為香港消費者帶來更多差異化的商品選擇,從而推動本地零售市場的數字化轉型。通過借鑒內地電商平台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本地零售商可以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預測,香港電商市場在2019年至2024年期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近10%,2024年的市場規模高達2,262億港元。這正好說明本地消費者對電商的接受度愈來愈高。本地零售商面對競爭應該主動出擊,將競爭壓力變為發展動力,積極擁抱技術變革。一方面,本地零售商可以加強與內地電商平台的合作,共同開拓市場,實現互利共贏。另一方面,本地零售商也可以加大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的線上運營能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線上線下融合零售模式。

  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均積極支持本地零售商開拓內銷市場。例如國家商務部與特區政府在CEPA框架下簽署的修訂協議二已於早前實施,進一步對香港企業開放內地市場;貿發局去年首次舉辦「香港好物節」,助力中小企提升在內地電商平台的知名度,擦亮香港品牌;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額外注資15億元,並優化申請安排。香港本地零售商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支持和優惠政策,積極將香港的優質商品推向內地市場,實現雙向流通和互利共贏。

  內地電商平台布局香港,是對香港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推動,加速了本地消費者從線下向線上購物場景的遷移,有助於推動香港零售市場朝着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良性方向發展。面對這一大勢所趨,本地零售商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針對內地市場的特點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內地消費提質升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