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AI表現非常頂尖 具優勢發展精準醫學
精準醫學在近年備受重視和大力提倡,毛傳斌認為,這實際上就是個性化(personalized)醫學,而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前景具備巨大優勢。
首先,香港擁有國際化的科研環境,包括有香港大學和中大兩所一流的醫學院,鄰近的大灣區內地城市中,也有如中山大學等優秀醫學院的醫學研究資源可供運用。同時,香港自身的醫療體系亦十分先進,「而發展精準醫學,需要從患者身上採集大量數據,去研究分析它們就需要用上大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中大等香港院校及科研機構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表現亦非常頂尖,自然可以成為助力。
香港的優勢還不止於此。毛傳斌表示,本港還有政策的支持和不同科研項目基金的投入,「我來到之後有非常深刻體會,香港非常重視醫學,我們申請經費以及那些進行轉化的項目,都很重視醫學的研究。」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香港的地理優勢,「我們地處亞洲中心,可以跟內地、東南亞及國際市場有緊密聯繫,並善用各地的長處。」
在這些優勢基礎之上,毛傳斌認為香港也有幾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優化。首先是牽涉到採集患者數據資訊的私隱政策和法律需要完善,以確保在取得患者同意到相關數據運用均符合有關的私隱法律與倫理。
須積極培養跨學科跨領域綜合型人才
同時,他強調要積極培養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型人才,「精準醫學需要結合很多學科,包括生物信息學、數據科學和臨床醫學等,這樣的人才現在不多,他們既要懂大數據又要掌握人工智能、社會信息學等。」他注意到,由於香港缺乏知名及大型醫藥或醫療器械企業,令這方面的產業化能力有所欠缺,「把藥物開發出來後,很難在香港產業化,可能就要通過大灣區內地城市了。」
毛傳斌直言,香港的生活成本相對較高,而精準醫學、個性化治療往往都是比較昂貴的,例如免疫治療的藥物每個月便要好幾萬元,這致使患者在香港要面對更加高昂的治療費用。不過,利用噬菌體研發治療方案,就有機會將精準醫療的費用降低,「因為它是靠侵染細菌來使數量變得愈來愈多,生產成本就會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