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觀察】用腳投票 美企選擇去中國而非「去中國化」

  一年一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吸引了750多位外方代表參與。今年參會企業中,美國企業有27家,數量最多。在保護主義之風正以前所未有之聲勢席捲全球、特朗普政府意圖對華關稅加碼的當下,美國企業卻用腳投票,堅定選擇去中國而不是「去中國化」,充分表明平等互惠、合作共贏才是人心所向,同時也體現了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與持續合作決心,進一步凸顯中國市場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美國的政策充滿不確定性,中國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做得很好。」美國知名金融跨國公司城堡投資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肯·格里芬在年會上的發言道出了一眾美企高管的心聲。他表示,特朗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防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對外加徵關稅、縮減政府規模等,使得美國消費者信心出現了動搖,也導致企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中國從去年至今出台了系列新措,提振了信心,促進了經濟增長。

  中國凸顯強大經濟韌性

  誠如肯·格里芬所言,隨着特朗普開啟「2.0」時代,美新政府執迷於建牆、封鎖,並肆意揮動「關稅大棒」,甚至連盟友和夥伴都不能倖免。這種政策的不穩定性,給全球經濟帶來衝擊和動盪。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面對內外部重重風險挑戰,中國在過去一年如期實現了5%的經濟增長目標,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和顯著的政府治理效能;與此同時,中國一直主張平等互惠、合作共贏的理念,為外資扎根中國發展提供堅定支持,中國已連續17年穩居美企全球利潤貢獻度首位(2024年達28.3%),僅蘋果在華供應鏈就涉及987家企業和210萬就業崗位。特別是進入2025年,中國經濟又集中湧現出了DeepSeek等一批現象級科技創新亮點,促使外界重估中國資產的價值。這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希望來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尋求更多的穩定性以及投資回報。

  本次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李強總理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重申進一步擴大高水平開放、助力外企深度融入中國的堅定承諾,這與美國孤立主義政策形成鮮明對比。眾多跨國公司高管也不虛此行,他們通過參加年會行程,與中國高層及政府機構通過會談、對話等方式加強了聯繫,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市場情況,為自身下一步決策提供支持。

  在中國扎根就是投資未來

  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貿易摩擦陰雲未散,國際輿論場中仍不乏對立與對抗的鼓噪,中國則明確傳遞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定力與共享發展機遇的誠意:中國將以確定性穩住世界的不確定性,在中國扎根,就是投資未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