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有征】愛的條件

  劉 征

  我現在已經無法愛上任何人了,因為我喪失了愛人的條件。一想到我日漸衰老,幾乎配不上完美的愛情,我就動用一切力量讓自己冷靜下來。但這是不幸的,倘若我把這種狀況寫下來,也吸引不了任何人,因為它太真實了。就連這種痛苦都觸動不了讀者,因為它來自於現實本身,而不是你的感覺。

  然後,還有一種結果,就是即便你明明已經喪失了被愛的資格,你還是一如既往地去愛。就像雨果曾經寫過的那些情書那樣,完全不顧對方因為你的愛而輕視你或者厭惡你,你是徹底被愛衝昏了頭腦的人,並為此做出許多荒唐事,可讀者就是會喜歡看這些,也會被這些情形觸動,因為它就是看起來很甜蜜。

  即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指斥這個人是一個笨蛋。其實,這倒是難能可貴的。所以當我看張天翼的散文集《81種愛的寫法》,她引用了雨果的情書,我立刻就被催眠了。而在這封信之後馬上迎來張天翼的評價,而且,這個評價不是烘托和讚美這個愛,反而是去說它的背景故事,把那些關於愛和背叛,通通告訴你一遍,把你拉回一個不純粹的現實世界,你一下子就再也無法找回愛的感覺。一種叫做評論的理性不是有意識地去放縱,或者說,不是去使純粹的愛情從本能延續為一種離開本能的永恒,它就失去了魔力。這是拒絕愛的,因而也就不再具有感染力了。所以,真正觸動人心的愛都是熱烈的,就像電視裏演的那樣。與其說那些阻擋愛情的門第不配,或者說是類似於世仇的阻擋,在兩個戀人的堅持下都成了一種升華愛的條件。

  埃德加莫蘭說︰「一切愛情劇一旦到了Happy Ending就會戛然而止,就是為了把愛通過中斷永恒地留下來。莎士比亞最懂這個。」英國人艾米麗勃朗特也懂,她讓一個被門第打敗的西斯克里夫重回舊地,折磨他沒有得到的那位愛人,以及那些阻止他們在一起的親族和他們的後代。你明明看到了這種行為的瘋狂,可就是無法不被他感染,那些因為愛情而變成變態的人被謳歌並且展現出他的行為的非動機性,這令他整個人都升華為一種抽象的精神性,他就此成了最純粹的愛人。這是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的分界線。

  在通俗文學那裏,一旦愛變成了單相思,它便會想方設法地被污名化,作者以各種理由讓這個狂熱者顯得可笑。輕視他,並且安排一個人代替他進入那個被愛者的視野,使得這位狂熱者更顯卑微。因為明明不值得去做的事,他還要去做,這不是得不償失的行為嗎?可是愛的最高禮遇就是無論其價值多少,一種永恒的愛在什麼條件下都在繼續,這才是它被升華到頂點的可能。

  維克托雨果因為謳歌這種愛而被稱為浪漫主義大師,他不斷給他的妻子寫各種纏綿悱惻的情話,以至於連纏綿悱惻都顯得太庸俗了,因為它還暗示了一種肉慾的條件,而真正的愛沒有條件。就像維克托說的那樣:「如果我已經不值得她愛了,人生不會再有快樂,那就應該去死嗎?我是只為了追求個人幸福而活的嗎?不,我整個生命都該奉獻給她,無論她是否愛我。」只有在這種信念的支配下,美麗的埃斯梅拉爾達才可能愛上醜陋的卡西莫多,而卑微者卡西莫多也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夠戰勝自己的怯懦,真正愛上這位女神。因為愛沒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