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着先機布局全球 飛達顏寶鈴:企業須具快速應變能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中,中美兩大經濟體近年陷入一場前所未有貿易摩擦,「特朗普2.0」時代重啟,華府針對中國商品實施高額關稅措施,中方隨即採取反制措施,雙方拳來腳往,貿易爭拗未見止息,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美國「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如同層層疊加的烏雲,籠罩着無數企業的未來。十多年前已緊隨「一帶一路」倡議、遠赴孟加拉當「開荒牛」設廠的飛達帽業控股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朝令夕改」,令企業短時間內承受了巨大運營壓力,作為港商出海的「過來人」,她提醒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必須具備快速應變的能力。
十多年前赴孟加拉當「開荒牛」
飛達帽業的全球化布局始於2013年,當時內地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製造業企業面臨巨大成本壓力。顏寶鈴憶述:「當時我們意識到,如果繼續依賴內地生產,企業擴張將面臨瓶頸,因此我們決定乘着『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向海外市場。」飛達帽業首先選擇了孟加拉作為海外生產基地,主要看好孟加拉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低廉,且當地工人勤奮、效率高,這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生產條件。經過十多年發展之後,飛達帽業在孟加拉的工廠已經相當成熟,並成為其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這十多年來,在孟加拉工廠見證當地製造業興旺,生產線上工人忙忙碌碌,將生產的帽子銷往世界各地,不同的是,當年親歷翻天覆地變化的顏寶鈴,近年成為「空中飛人」,全因近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令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飛達帽業也迅速調整了戰略。「(公司管理層)必須有國際視野,做好預判,不可以等發生後才部署,當年我們是香港第一間企業去孟加拉開廠,那時很多人不看好我們。」然而飛達帽業這些年來的業績證明了管理層的獨到眼光及精準預判。
墨西哥設廠 方便出口美國
公司已完成墨西哥新工廠之建設,以迎合客戶需求。顏寶鈴表示,到墨西哥投資主要是因為疫情後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網上購物流行,大百貨公司改變採購策略,減庫存,要求品類多、數量少、快速交貨。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優勢明顯,靠近美國市場,且當地政府對外資企業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現時飛達帽業在墨西哥的項目主要針對急單和小批量訂單,以滿足客戶對快速交貨的需求,「墨西哥的工廠距離美國邊境僅十分鐘車程,這使得我們能夠在6天內完成從生產到交貨的全過程」,她指這種高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僅提升了客戶滿意度,也幫助企業在貿易戰中保持了競爭力。
談到貿易戰對企業的影響,顏寶鈴坦言,關稅問題確實給企業帶來了不少壓力。她舉例指,今年3月美國突然宣布對墨西哥加徵關稅,令公司不得不緊急將訂單轉移到孟加拉生產,並通過空運交付,然而僅僅兩天後,美國又取消了這一決定,這讓企業在短時間內承受了巨大運營壓力,「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但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通過多個生產基地的布局,我們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柬埔寨將設廠房 降運輸成本
顏寶鈴在訪問中不時強調,在全球化過程中,企業必須具備快速應變的能力,才可確保客戶的需求得到滿足,而公司未來亦布局多元化生產基地。除了孟加拉和墨西哥,飛達帽業也會進軍柬埔寨,並已在當地租賃廠房,料今年下半年投產,設10條生產線,月產能料為45萬件,主要服務美國訂單。她解釋,這一決策主要是為了應對孟加拉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柬埔寨工廠不僅能夠提供穩定的生產環境,還能夠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她以美國為例,柬埔寨到美國的海運時間比孟加拉短近一個月,這對於滿足客戶的交貨期要求至關重要。
飛達去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孟加拉及深圳分別有7,200名及200名員工,墨西哥有約400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