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逾7700被捕者為傀儡戶口持有人

●警方財富情報及調查科人員到大學舉辦反洗黑錢講座。受訪者供圖
●警方財富情報及調查科人員到大學舉辦反洗黑錢講座。受訪者供圖



  洗黑錢犯罪不僅威脅香港的金融穩定,更讓普通市民可能無意中成為犯罪集團的工具。警方數據顯示,2024年因涉及洗黑錢罪行被捕的人數高達8,607人,較2023年的5,977人上升了44%。其中,超過7,700人為傀儡戶口的持有人,反映出洗黑錢犯罪滲透的深廣程度。面對此嚴峻挑戰,香港警務處財富情報及調查科警司冼楚嘉表示,警方透過加強阻嚇及公眾教育,致力從源頭打擊洗黑錢犯罪。

  聲稱「不知情」 仍可判有罪

  根據香港法例,當一個人明知或有合理理由相信某些財產來自犯罪活動,卻仍然處理這些財產,便構成洗黑錢罪。即使當事人聲稱「不知情」,如其行為被法庭認定存在合理懷疑,仍可能被判定有罪。出租或出售銀行戶口而涉案的傀儡戶口持有人無法以「不知情」為理由免責。冼楚嘉警司強調,洗黑錢罪的法律後果極其嚴重,最高可被判處罰款500萬港元及監禁14年。警方近年與律政司合作,針對涉及傀儡戶口的案件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申請加刑,部分案件刑期增加30%以上。

  洗黑錢犯罪手法日益複雜,犯罪集團不僅以金錢利誘市民出租或出售銀行戶口,還利用虛擬資產的匿名性與便利性,招募傀儡提供虛擬資產錢包或是進行有關交易清洗黑錢,令普通市民就算沒有參與上游罪行亦會捲入犯罪行為。冼楚嘉警司指出,針對這些風險,提升公眾對洗黑錢的認識是警方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