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學院:可配合醫改強化家庭醫生角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特區政府即將完成公立醫院收費檢討。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副院長劉浩濂醫生昨日表示,相信今次改革並非要削減醫療服務, 而是以更合理方式分配資源,服務真正有需要的病人,確保公營醫療體系能持續服務於全港市民。學院願意配合政府,強化家庭醫生在基層醫療中的角色,透過提供專業意見和公眾教育,幫助市民理解改革的目的和長遠意義。
公院收費改革料可紓急症室壓力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昨日舉行記者會,探討學院就公立醫院收費改革的立場和期望。劉浩濂表示,明白政府在有限資源下,肩負着維持高效率和可持續醫療系統的重大挑戰,改革旨在以更合理的方式分配資源,確保公營醫療體系能持續服務於全港市民,相信今次改革將有助於引導非急症患者選擇更合適的醫療途徑,紓緩急症室壓力,提升整體服務效率。
為配合這次公立醫院收費改革,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提出多項建議和行動,包括家庭醫生引導市民正確使用醫療服務、學院加強推廣基層醫療、家庭醫生提供正確資訊並解答身體檢查方面的疑問、向病人解釋及提供家庭醫生在慢性疾病管理上的角色、家庭醫生提升病人的健康管理能力等。學院會協助優化執行細節,確保改革更加貼合市民需求等。
部分市民擔心,新收費制度或會加重他們的經濟負擔,影響醫療保障。劉浩濂相信,政府會設計相關配套措施,確保有需要的市民能夠得到充足的保障,例如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補貼或豁免,並加強基層醫療的發展,讓每名市民都能更便捷地獲得優質服務。
他希望市民不要僅將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方面,而應更看重健康的整體概念,明白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並呼籲公眾以開放態度看待改革,「只有通過社會各界的合作,才能建立一個既高效又公平的醫療制度,造福每一個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