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赴澳門推介三大合作領域


  「當遠東鐵路遇見大灣區資本,當凍土藥材邂逅葡語市場,這場跨越緯度的產業共振將激盪出怎樣的火花?」3月23日,一段以冰雪為主題的黑龍江的宣傳片,拉開了黑龍江-澳門投資合作交流座談會的序幕。這場跨越3,000公里的「冰雪與海洋的對話」,與會嘉賓就雙方優勢出謀劃策,期盼黑龍江優質農產品可早日直達葡語國家餐桌,更多的東南亞遊客可以到黑龍江看冰雪。在會上,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重點推介三大合作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 焦紅瑞、于海江 澳門報道

  許勤以「中國大市場」破題,提出南北產業協同發展新思路,「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蘊藏無限機遇,僅食品消費領域,若每家每戶淺嘗輒止,足以培育出行業領軍企業。我們正在構建政府背書的『黑土優品』和『九鎮十八品』區域品牌體系,建立從檢測認證到跨境流通的全鏈條保障。」他並透露,哈爾濱國際經貿洽談會將於5月召開,計劃設立葡語國家特色商品專區。

  針對兩地產業對接,許勤重點推介三大合作領域:首先在大健康產業協同方面。他說,依託澳門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黑龍江道地藥材優勢,共同開發助眠薄片等藥食同源產品,目前佳木斯寒地生物科技園已與廣藥集團達成仿製藥研發協議。其次在數字金融創新方面,他建議整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技術優勢與澳門自由港政策,籌建跨境數字金融聯合實驗室,探索「智能合約」在農產品溯源領域的應用場景。最後在現代農業升級上,他說,黑龍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9.2%的產業基礎,與澳門資本可共同打造智慧農業示範基地,重點推進大豆蛋白提取等精深加工項目。

  南北兩地共繪文旅新圖景

  全國政協常委、信德集團行政主席何超瓊以「文旅大使」身份暢談南北兩地協同發展,「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樞紐,與『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核心的黑龍江形成戰略互補。我們正探索建立『雙循環』文旅走廊,既向葡語國家推廣冰雪旅遊,又為東北振興導入國際資源。」

  這位被黑龍江人親切稱為「榮譽小土豆」的商界領袖,透露已組建跨境文旅智庫,「我們與萬國控股的合作協議雖未正式簽署,但實質推動的跨境冰雪專線、寒地康養遊等三項合作已進入落地階段。」面對冰雪經濟2.0時代,何超瓊提出「雙產融合」創新路徑。以保利美高梅劇院為例,運用全息投影、AI解說等技術活化文化IP,三個月吸引超50萬全球遊客,創下澳門文博場館客流量新紀錄。「這正是新質生產力賦能文旅的典範,黑龍江可借鑒『文化+科技』模式,將亞冬會遺產轉化為永久性冰雪主題樂園。」

  倡以「飛地經濟」模式深化對俄合作

  全國政協常委、澳門萬國控股集團主席劉雅煌將目光聚焦到國際大通道建設上,「建議以『飛地經濟』模式深化對俄合作,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共建中俄產業合作區,疊加澳門離岸金融優勢,將黑龍江打造為東北亞能源產業走廊核心樞紐。」其提出的「圖們江-日本海國際大通道」設想,擬通過海鐵聯運打通東北內陸出海口,使黑龍江大宗商品48小時直抵日韓市場。目前澳門金融機構已着手研究配套跨境貿易融資方案。

  針對國內大循環,劉雅煌強調要激活區域聯動效應,「建議將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北延伸,經黑龍江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構建橫貫歐亞的數字貿易動脈。」他特別指出可借鑒澳門—橫琴「共商共建共管」模式,在哈爾濱新區試點建設「中俄數字經濟自貿片區」,重點發展跨境電商、智慧物流等新業態。數據顯示,澳門現有6家國際再保險集團管理的萬億級資金池,可為黑龍江裝備製造企業「出海」提供風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