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聯手完成人類首次普伊斯哥海溝底深潛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在中國科學院「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支持下,中國與新西蘭聯合科考隊21日正式完成普伊斯哥海溝載人深潛聯合科考,首次實現人類下潛至普伊斯哥海溝最深處。
2025年1月1日至3月21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科學與智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新西蘭國家水資源和大氣研究所,共同組織實施了中國—新西蘭普伊斯哥海溝載人深潛聯合科考航次。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航次首席科學家杜夢然21日在惠靈頓舉行的聯合科考發布會上說,本航次首次實現人類下潛至普伊斯哥海溝最深處,通過載人深潛觀察到大量新奇的生命現象;採集了一批寶貴的生物樣品,大部分為疑似新物種;同時採集了一批不同岩性的岩石樣品,為揭示俯衝過程(岩石圈板塊相對於另一個岩石圈板塊下降潛伏的過程)和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樣本。
本航次是國際首次對普伊斯哥海溝開展載人深潛科學考察,也是中國與新西蘭第二次實施載人深潛聯合科考航次。「這是國際首次在處於魔鬼西風帶的普伊斯哥海溝開展載人深潛科考航次,在極惡劣海況下完成32個潛次任務,創造了75小時5潛次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杜夢然說。
據悉,本航次是中國與新西蘭科學家共同設計、來自8個國家68名科考隊員共同實施的深淵載人科考航次,9個潛次任務由外籍科學家完成;航次採集樣品和數據由參航科學家共享,依託國際上唯一的強作業能力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以及「探索」系列科考船作為全球深淵科考平台。
「深淵」特指水深超過6,000米的深海區域,具有超高靜水壓力、黑暗、低溫、構造活躍等特點,是地球最極端的海洋環境,其複雜的板塊構造活動孕育了獨特的化能生態系統與未知的生命形式,是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產生重大發現和理論突破的最前沿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