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公民科】人工智能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一環

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香港經過幾年的宣傳和實踐,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動和宣傳均甚具規模,巿民大眾參與率高,可說是辦得有聲有色。2023年,國家安全教育新增了金融安全、糧食安全、人工智能(AI)安全和數據安全,令到國安重點教育領域增加到二十個。當中糧食安全、AI安全和數據安全,更關係到近年國家發展最為蓬勃、討論最多的領域。
相關政策體現對安全規範重視
在公民及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中,維護國家安全是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的學習重點之一。
根據「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相關學習重點的描述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總體國家安全觀」);《香港國安法》與促進香港長遠發展,以及與平衡法治和人權的關係」。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相信老師在授課上已有足夠經驗和知識去講解說明,而對於近年備受關注的AI、數據及糧食方面的發展,又可如何結合在公民科課程框架中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內容呢?
AI迅速發展,在社會中日益普及,但其帶來的惡意應用、隱私數據洩露、輸出信息內容的安全風險等問題,對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因此,維護AI安全,確保其可靠、可控,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
近年,國家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了AI安全發展的戰略目標及重點任務。還發布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對GenAI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至於香港特區,近年在維護AI安全方面也做出了積極探索。
例如,特區政府資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成功發布首個AI大模型HKGAI V1大模型,該大模型的推出標誌着HKGAI成功完成了DeepSeek的首次香港本地化,為香港AI生態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HKGAI還注重大模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持續訓練和更新,確保其在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由此可見,從國家以至特區政府對AI發展和維護安全在制度建設以至實際應用上,有效提升了中國AI產業的安全性和規範性,也就是國家和香港特區重視AI安全的表現。
維護數據安全同樣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網絡技術的普及,網絡攻擊、數據竊取等事件頻發,不僅對個人造成損害,更對整個社會造成深遠影響。國務院簽署的《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為規範網絡數據處理活動、保障網絡數據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據。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物流中心,數據安全的保護尤為重要。特區政府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防範網絡安全風險。核心法規為《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詳細規定了個人資料的收集、使用、保存等要求,作保障數據私隱的基石。
同時,《政府資訊科技保安政策及指引》為政府部門提供了全面的保安指引,加強了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確保政府數據不被非法擷取。
此外,《人工智能道德框架》也強調了數據保護的重要原則,如透明度和數據私隱,為組織在採購和使用AI技術時提供了指引。這些政策和法規的實施,有效提升了國家和香港特區的數據安全保護水平。
在當今世界,國家安全已成為國家發展的基石,其內涵早已超越了傳統的軍事和政治安全。特別近年AI安全、數據安全等新興領域備受關注,因此公民科老師在授課前可了解相關安全領域在法例和實際操作上的情況,結合課程內容大綱的學習重點,使得講課內容更為貼地。
●羅展恒
資深文化工作者,從事新聞及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公民科和通識科相關網站及參與教科書出版。